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概述 P55 五、度 量 标 准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腧穴的发展 (二)发展 腧穴知识来源于医疗实践。 1)无定位、定名阶段 2)定位、定名阶段 3) 定位、定名、归经阶段 腧穴的分类 人体的腧穴很多,大体上可归纳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3类。 1) 十四经穴 简称“经穴” 2) 奇穴 又称“经外奇穴” 3) 阿是穴 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 腧穴的治疗作用 1、近治作用:有治疗穴位所在部位及邻近部位组织器官、脏腑病变的作用。这是所有穴位的共同点。 2、远治作用:十四经穴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过的远隔穴位所在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变,甚至对全身有影响。 3、特殊作用 ①双相良性调节作用 当机体功能低下时   机体功能增强           某些穴位    (同一穴位) 当机体功能亢进时   恢复正常 ②相对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素髎升压 第六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 ⑴骨度分寸法 ⑵体表标志法 ⑶手指比量法 ⑷简便取穴法 1、骨度分寸法 (骨度法、折量法): 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   2、体表标志法 (自然标志取穴): 1固定标志法: 背部的标志: ①第七颈椎棘突为最高的棘突 ②肩胛岗内端平第三胸椎棘突 ③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胸椎棘突 ④髂嵴平第四腰椎棘突 2活动标志法: 3、手指比量法 (手指同身寸法、指寸法) ①中指同身寸法:中指屈曲时,中节掌侧两端纹头之间为1寸。 用于四肢取穴的直寸、背部的横寸。 ②拇指同身寸法: 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 用于四肢部取穴。 ③横指同身寸法: 将食、中、无名、小指并拢,以中指第二节横纹处为准,四指的横度为3寸。又称“一夫法”。 用于下肢直寸,背部的横寸 4、简便取穴法 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中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 第一节 头面部穴位 1.天门(攒竹) 定位: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开天门,又称推攒竹。50-100次。 2.坎宫 定位: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 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作分推,称推坎宫,又称推眉弓。50-100次。 3.太阳 定位:眉后凹陷处。 操作:两拇指挠侧自前向后直推,称推太阳。用中指端揉该穴,称揉太阳或运太阳。50-100次。向眼方向揉为补,向耳方向揉为泻。 4.耳后高骨 定位: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操作:两拇指或中指端揉,称揉耳后高骨。50-100次。 5.山根 定位:两目内眦之中。 操作:拇指甲掐,称掐山根。3-5次。 6 迎香 1.位置:鼻翼外缘,鼻唇沟凹陷中 2.操作:食、中两指按揉 3.次数:擦30-50次,揉1-3分钟 4.作用:宣肺气,通鼻窍 5.主治:鼻塞流涕 7、人中 1.位置:鼻唇沟中上1/3交点 2.操作:掐 3.次数:5次,或醒后即止 4.作用:开窍醒神 5.主治:昏厥、惊风 8. 牙关 定位:耳下一寸,下颌骨陷中。 操作:拇指按或中指揉,名曰按牙关或揉牙关。揉1-3分钟。 9.囟门 定位: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前骨陷中。 操作:两手扶儿头,两拇指自前发际向该穴轮换推之(囟门未合时,仅推至边缘),称推囟门。拇指端轻揉本穴称揉囟门。揉或推或摩均50-100次。 10、百会 1.位置: 两耳尖直上交点 2.操作:用拇指按揉 3.次数: 按或揉1-3分钟 4.作用:安神镇惊,升阳举陷 5.主治:头痛,惊风,夜啼,胀肛,遗尿 11、风池 1.位置: 2.操作:拿揉 3.次数: 1-3分钟 4.作用: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5.主治:感冒,头痛,颈项强痛,发热 12.天柱骨 定位: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骨。或用汤匙边蘸水自上向下刮。推100-300次。 13、桥弓 1.位置:颈部两侧沿胸锁乳突肌成一线 2.操作:用拇指或食、中、环三指揉,或用拇、食两指提拿或用拇指抹。 3.次数: 揉100-300次, ,抹30-50次,提拿15-20次 4.主治:斜颈,项强 第三节、胸腹部穴位 1、天突 1.位置: 2.操作:中指端按揉 3.次数:1-3分钟 4.作用:理气化痰 ,降逆平喘,止呕。 5.主治:咳嗽,咯痰,食积,咽痛 2、膻中 1.位置: 2.操作:中指端揉称揉膻中,两拇指自穴中向两侧乳头方向分推称推膻中 3.次数:分推50-100次,揉3-5分钟 4.作用: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5.主治:胸闷,吐逆,咳喘 3.乳根 定位:乳下2分。 操作:中指端揉,称揉乳根。2

文档评论(0)

精品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