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十九首》程式化特征研究
王 津
摘要:汉代诗歌,较之后代,量少而成就为高。《古诗十九首》作为文人五
言诗成熟之代表,以其浑融自然、天衣无缝的境界令后世诗人、评者赞叹不己、
探索不尽。但至今为止,仍有一些问题极具研究价值:
一、《古诗十九首》非一人、一时、一地之作,何以在题材、风格、语言、结
构、艺术手法、情感抒发等方面如此相似;
二、《古诗十九首》何以能够做到浑融无迹、言情不尽;
三、《古诗十九首》的后世评价在诸多方面何以如此相合。
本文认为《古诗十九首》在具体文本、选材编排、后世评价等方面都有一些
程式化的特征表现,它们与上述三个问题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即从三个角度(具
体文本角度、编选角度和后世评价角度)去探讨,以期发现《古诗十九首》程式
化特征的表现,并进而探讨这些程式化特征的成因,从而试图从诗歌文体学、接
受学的角度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合乎情理的解释。
正文分为三章:
第一章《古诗十九首》文本程式化特征研究三个角度。语言,《古诗十九
首》中语句多有重复或类似现象,语言呈现明显的反复格式和生发格式,具有极
强的音乐美感;结构,《古诗十九首》以“抒怀”、“情节”、“景物”为其结构程式
的三要素,其中“抒怀”为核心要素,这些要素或增或减,通过不同方式组合成
几种具体的结构形态,利于作者于短时间内构思创作;艺术表现手法,《古诗十九
首》多回忆、幻想之作,或直接运用忆想手法,或通过拟代手法回忆或幻想来造
成一种含蓄不尽的意蕴,此为十九首之普遍现象。‘古诗十九首》文本程式化特征
之成因与汉代乐府音乐文化之盛行密切相关。汉乐府乃诉诸表演之歌舞艺术,在
发展中渐成程式化的表演套路,在两汉乐府音乐文化的浸染之下,十九首的作者
熟悉乐府的语言、内容、结构、艺术手法、曲调等,依据帕里一洛德口头诗歌理论
所言,不断地感受、体验对歌手逐渐形成程式化认识可起潜移默化之作用,因此,
深受乐府音乐文化熏陶的十九首的作者,其发诗为歌自然会有程式化的痕迹。而
这即可从一个方面解释十九首风格、语言、结构、艺术手法、情感抒发等方面的
相似性问题以及其浑融自然风格特征的成因。
第二章《古诗十九首》选材、编排程式化特征研究两个编排程式特征。
一纲二线。《古诗十九首》以《行行重行行》一首为纲,余十八首交织游子类与思
妇类两条线索,而两条线索本身又都各有隐性线索(内在的情感变化之线)和显
性线索(外在的时令、色调、气氛的变化以及语言内容的相互承接、呼应),这些
外在与内在线索混合交织,构成了《古诗十九首》排列上绵密无缝的结构形态。
圆形结构。从外在形式上看,《古诗十九首》除总纲之诗外,余十八首就思妇类诗
与游子类诗的身份、地点、数量排列看呈思妇(家)(1首)——游子(外)(5
一游子(外)(1首)的排列形式,恰形成一圆形结构;从内在情感逻辑上看,《古
诗十九首》中游子、思妇内心充满了距离之下的理想失落的焦虑,二者的理想由
重合到偏移再到重合,展示了二者由外求于他者而归止于儒家伦理束缚的人生价
值观念的辗转变化,此亦成一圆形结构。《古诗十九首》编排上所呈现之双线交织
的圆形有序的组诗结构,应与当时文人创作、编写组诗的风气有密切联系,此可
从《文选》中组诗编排之整体性与有序性、总括性与承接呼应性等特点看出。而
理清其编排程式则可从一个侧面来理解其言情不尽风格的成因。至于其选材、风
格的相似性问题,本章则试图从萧统及其文人集团“诗以化成”的诗教观念、“雅
正”的诗美观念等角度进行分析。
第三章《古诗十九首》后世评价心理程式化特征研究 从《古诗十九首》
的后世评论入手,整理相关评论,可以看出评论大约集中于以下几个话题:创作
时代问题,与汉乐府、建安诗歌的关系问题,与诗三百的关系问题,艺术风格的
问题。这些评论体现了古代文人对“温”与。自然”风格的普遍追求:在文学上
对“温”这一风格的普遍追求,固然与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观密切相关,但
这一追求背后折射出中国人的民族气质——温和的性格,这一社会性格与中国特
有的地理环境下的农耕文明和特有的以“和爱”为中心的儒、道文化精神密切相
关;在对文学风格“自然”境界的追求的背后,反映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对“自然”
的存在境界的普遍向往的心理,这恰是中国儒道文化长期熏染的结果。
余论:总结20世纪《古诗十九首》的研究概况,指出其在四个方面仍有很大
的研究空间,即《古诗十九首》后世诗评概念的研究、《古诗十九首》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餐饮业潲水油的精炼工艺、理化检测及其无害化饲用的研究.pdf
- “名数量”同位短语及对外汉语教学分析.pdf
- “内异消”缓释胶囊的研制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pdf
- “诗虎”罗邺及诗歌的研究.pdf
- 《德伯家的苔丝》中安琪的话语翻译的研究___以人际意义理论为指导.pdf
- 《干禄字书》字形整理之的研究.pdf
- 《红楼梦》中男性形象系列的研究.pdf
- 《淮南子》同义连用的研究.pdf
- 《伤寒杂病论》中针(灸)药并用的文献学的研究.pdf
-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和《诗经》的研究.pdf
- 《诗经·魏风》的研究.pdf
- 《现汉》第五版和《商务馆学汉语词典》的比喻义对比和的研究.pdf
- 《扬州评话王派水浒·武松》的比喻的研究.pdf
- 《中亚部落政治和政体变迁》第二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pdf
- 1尼罗、奥利亚、尼奥天种罗非鱼对温和气单胞菌病的抗病力的比较的研究2尼罗、奥利亚、尼奥三种罗非鱼对温和气单胞菌菌苗的抗体效价比较.pdf
- Ⅰ斑蝥素类似物的有机锡和有机锑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其生物活性Ⅱ取代锗丙酸的有机锑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和生物活性.pdf
最近下载
- 历代四季风景诗300首.doc VIP
- 移动互联网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与挑战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单元作业设计.docx
- 中国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诊疗及预防指南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Unit+3+Our+animal+friends+复习学案 牛津深圳版英语七年级下册.docx VIP
- 党建知识题库(党史、党章、党纪、二十届三中全会)有答案.docx VIP
- DB14_T 679-2025 公路桥梁检测数据采集技术规程.pdf VIP
- 02386土木工程制图201604.doc VIP
- 预防乳腺癌科普讲座ppt课件.pptx
- 辅食添加培训.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