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改革.ppt
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改革 核心问题 国有资本财政公共化的提法是否合适? 如何实现国有资本财政的公共化?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定位是什么?发展方向是什么? 如果构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 难题 实践:国有资本改革方向迷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定位和设计 理论:公共财政与国有资本财政关系之争 理论与实践的冲突 国外公共企业 公共企业存在的原因 提供公共产品 控制自然垄断企业 促进战略性产业 控制金融机构 增加财政收入 其他原因 财政与公共企业的关系 财政对公共企业的投入 直接投资 贷款 补贴 财政来自公共企业的收入 税收 股息和红利 利润上交 公共企业的改革 公共企业的绩效问题 公共企业的绩效一定低于私人企业吗? 政府应该介入哪些领域的公共企业? 地方政府拥有公共企业的合理性在哪里? 公有产权是如何影响绩效的? 公有产权存在产权利益排他性不足的天然弊病,从而明晰而排他的所有权所具有的内在利益激励在公有产权体制下难以实现; 公有产权下政府干预的交易成本更低,从而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更多的行政干预; 政府拥有剩余控制权降低了管理者的努力投资水平; 公有企业存在着治理结构缺陷:所有者监督的扭曲、市场接管的有限性、破产威胁的有限性; 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国有企业的低绩效:“法权的所有权与事实的所有权不相一致”(周其仁,2000)、“隐性契约”的存在使得国家不能以“退出”合约关系来维护其财产权利的自由选择(张军等,1994)、产权结构与产业结构错位(杨灿明,2001)、历史上的“赶超型”发展战略遗留下来的政策性负担(林毅夫等) 所有权与竞争对绩效的影响孰重孰轻? 竞争论(超产权论)(刘芍佳、李骥,1998) 竞争对企业治理结构和绩效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公有产权与竞争市场是相容的。 产权论者的反驳 政府对公有企业行政干预的影响超过了竞争效应,从而抵消了竞争的积极效应; 坚持认为公有企业在内部治理上存在固有的缺陷,从而使得竞争效应无效。 综合论 实证检验结果简述 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证研究结果都表明,私有产权要相对优于公有产权; 在不同产业类型,结果存在差异:在竞争性领域,私有产权明显占优;在自然垄断领域,结论相对模糊;民营化改革提高了企业绩效;虽然市场结构对企业绩效有正的效应,但是,这种效应并不比产权更为占优。 中国国有企业及国有资本 中国国有企业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共企业的区别 国有企业与国有资产 国有资产与国有资本 国有资本财政与公共财政 财政公共化与国有企业改革 财政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关系回顾 利改税 承包制 税利分流 国有企业的资金供应问题 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 国有经济布局 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国有经济分布领域的优先顺序是: 关系国家安全的行业,包括军事工业、造币工业、航天工业等; 大型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具有较大正外部性的建设项目; 大型不可再生资源,如大型油田、大型煤矿等的开发项目; 对国家长期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的开发,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制等,国家应当给这类研究开发以财政支持,并通过投资引导和产业政策推动这些行业的发展。 当前国有资本财政争论的述评 国资委定位及与国有企业的关系 国资委是政府部门,与国有企业是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 国资委虚拟为“控股公司”,与国有企业是控股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 国有资本投资领域及投资目标 公共性还是营利性 当前国有资本财政争论的述评 国有资本收益的处置 纳入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按公共支出的缓急确定使用顺序 自我循环,用于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 国有资本预算的定位 政府复式预算的组成部分 财务预算 强调财政部门的核心地位还是强调国资委的核心地位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现状 2002年底中央十六大召开以后,尤其是2003年3月国资委成立以后,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角度提出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呼声日高,更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现状 从2007年开始,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进入实质性阶段,开始试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并对国有资本收益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目前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践探索正走上第二阶段。以深圳市、上海市、北京市、吉林省为代表,都出台了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试行办法,制定了相关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和使用办法,对预算收支作出了明确规定。深圳市还建立了每年向地方人大常委会报告的信息披露制度。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理论争论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定位 认为国资委是特设机构,仍是一个政府部门,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因此,作为监管手段的重要方式——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政府复式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 认为国资委扮演的是企业中国有资产“老板”的角色,虚拟为一个控股公司,因此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一种财务预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