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中文摘要
【关键词】:《三才图会》视觉文化 《和汉三才图会》 类书版画符号学
王圻(1530.1615),明代云间(今上海)大学者。生当明王朝由盛转衰之际,
他深感朝政日非,遂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积极匡救时政。复杂的社会现实促使他
深入思考历代兴废的根由,遂在宦海沉浮中“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始终对经邦
济世之学孜孜以求,笔耕不体。其中今存254卷的《续文献通考》是继元朝马端
临《文献通考》之后唯一的一部由私家撰著的大型典制通史,历览古今得失,详
考典章制度,开创了续“三通”之先河。又融千种野史于一炉写成《稗史汇编》,
兼备《太平广记》和《太平御览》的特色。平生著述十七种、八百多卷,遍及四
部,是中国文献学史上一大家。
王圻“少年从事铅椠,即艳羡图史之学。凡玑衡、地域、人物诸象绘靡不兼
收,而季儿思义颇亦接心往牒,广加菟辑,图益大备。”历官多地的王圻博观约
取、集腋成裘,又是上海当时有名的大藏书家,加上身为太学生的季子鼎力相助,
用一生心力编成了“挥纤毫而万类由心,展方寸而千里在掌”的《三才图会》。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它说:“采摭浩博,亦有足资考核者,而务广贪多,
冗杂特甚。”其实,该书正是以博取胜的。今本《三才图会》106卷,包括天文4
卷、地理16卷、人物14卷、时令4卷、宫室4卷、器用12卷、身体7卷、衣
服3卷、人事10卷、仪制8卷、珍宝2卷、文史4卷、鸟兽6卷、草木12卷。”
上白天文,下自地理,中及人物,精而礼乐经史,粗而宫室舟车,幻而神仙鬼怪,
远而卉服鸟章,重而珍奇玩好,细而飞潜动植”,包括596幅人物图在内的版画
图像逾4000幅,号为“图海”。明代上海名士陈继儒盛赞本书编者是“王氏之向
歆父子”。此前虽然也出现过插图书籍的编纂,但是图像大多只是文字叙述的附
庸,它在书中的存在只是作为文字文献的佐证。只有到了《三才图会》,才使真
『E意义上的图像文献得以独立出现。与它同时代的有关书籍进行对比,更可见《i
爿‘图会》比《图书编》、《便民图纂》诸书之图多且.精详。至]j1637年初刊的号
称“中吲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乃至清代陈梦雷等编辑的《古
今图书集成》和同本的《和汉三才图会》,就对《三才酬会》资取更多了。《一i/j
圈会》在今天依然影响很大,并始终受到海外汉学家的推崇。美国牟复礼和崔瑞
德两教授主编的《剑桥中国明代史》把《三才图会》列为“最突出的两部类书之
一”。英国李约瑟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在《导论》中也把《三才图会》称
为“最有趣”的一部常用参考书。所以,王圻的《三才图会》不愧是中国第一部
编纂科学、图文并茂的百科全书,不愧为明代私修文献之翘楚。
本文结构:
引言以中国圈家图书馆所藏明万历刻本《王侍御类稿》为基础,结合方志等
大量文献介绍王圻的生平和《续文献通考》、《三才图会》、《稗史汇编》等传世名
著,分析了他经邦济【i』=的文献学思想以及在中国文献学史上应有的重要地位。
第~章通过笔者在全国各大图书馆的文献调查,以明万历三十七年(】609
年)《三才图会》初刻本为基础,与后来的“曾孙雨宾重校”本以及“潭滨黄晟
东曙氏重校”本等仔细校勘,详细分析了《三才图会》的版本和流传情况,初步
勾画了《三才图会》的接受史。
第二章根据笔者初步校点整理《三才图会》后编制的本书引用文献的索目
表列了《三才图会》的资料来源。
第三章通过目录学的梳理,初步探讨了《三爿‘图会》的编辑思想和编辑体例
指出《三才图会》在中国文献史上是重视图谱思潮的枢纽。
结语依据西方后现代视觉文化理论,充分肯定了王氏父子包举三才、g,ligll“图
海”的远见卓识和独特意义。指出《三才图会》是历史合力作用而产生的里程碑
式的文化硕果。并以《和汉三才图会》为中心,研究了《三才图会》通过唐船持
渡对日本文化的影响。笔者依据大量日文原版文献,在国内首次从文献学意义上
详细披露了《和汉三才图会》的“庐山真面目”。指出研究《三/j+图会》的中日
姊妹书,对了解海外汉籍的流传演变,特别是前近代的17世纪中r]文化交流史的
重要意义。
附录,按照视觉文化的理念,钩稽大量历史文献,搜集有关王圻生平的资料
编制《王圻年谱》。
“嗤剽剥而尚探讨,薄藻绘丽崇典章”的土圻在国内。。直求受充分重视,研
fL洲,
究资I-q匮乏。而其著述卷帙浩繁,fj{f人甚少董理。《i/j图会。人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