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摘 要
摘 要
产业竞争力,亦称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某国或某一地区的某个特定产业相对
于他国或地区同一产业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持续获利等方面所体现的竞
争能力。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对我国旅游产业向
深层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旅游不同于传统旅游,既能够实现旅游产业的可
持续发展,同时又不会破坏生态环境,是一种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特征的一种
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能够同时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越来越受
到学术界的关注,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大的反响。党的十七大也提出了建设生态
文明,节约能源资源,改善生态质量明显的构想,为张家界市发展生态旅游指出
了鲜明的方向。“十一五”时期,张家界市旅游发展突出“一个主题”,即生态
旅游,借助其国家森林公园、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的品牌优势,打造国
际知品牌。张家界市旅游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发展势头迅猛,全市生产总
值由 1988 年的0.27 亿元上升到2008 年的91.25 亿元,增长将近338 倍,尤其是
近几年生态旅游的开发,张家界市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生态旅
游发展过程中所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已经影响到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本文通过对张家界市旅游景区进行调研,客观地分析了张家界市旅游发展
现状,指出了张家界市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环境破坏、景区商业化、管理体制
混乱等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整治,那么,张家界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将
是不可持续的。
本研究在对张家界市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张家界市
核心旅游景区进行实地调研,以开展对生态旅游发展进行定量分析。生态旅游是
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其资源与环境都有一定的极限值—环境容量阈值,如果
在环境容量阈值允许的范围内,则生态旅游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反之,如若超过
了这一范围,生态旅游的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生态旅游环境容量阈值分析是生
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有效地保护自然和人文
景观,使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的规模必须控制在旅游环境容量范围
内。本论文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关于生态旅游的文献综述,并花大量时间对张家
界市核心景区进行实地考察,获得并归纳了相关景区的研究数据。本文在综合了
已有研究成果和实际计算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张家界市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计算
指标体系,通过建立 Butler 模型对张家界市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得出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日容量为1.22 万人次,年容量为177.68 万人次。通过对历
年游客数量进行统计,可以看出 2006 年、2007 年、2008 年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游人数分别为 188.26 万人、254.20 万人、234.84 万人,连续三年突破环境容量阈
值 K ,表明生态旅游的负反馈系统已失灵,若不及时限制游客数量的持续增长,
第 i 页
摘 要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强化生
态旅游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制定中长期生态旅游规划、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培训
和对当地居民的宣传、开发突出地域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加强生态城市建设等
措施,使这个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
主题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张家界
第 ii 页
ABSTRACT
ABSTRACT
Industrial competition ability, which is also called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bility, refers to the industry of some state or some region incarnate competition ability
in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ear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