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心血管系统疾病..ppt
心血管系统疾病 基础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林晨 第四节 风湿病 Reumatism 风湿病的概念 与A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炎。主要累及全身的结缔组织,最常侵犯心脏、关节、皮肤、动脉和中枢神经。 一. 概 述 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 变态反应性疾病 累及全身结缔组织,最常侵犯 心、关节、 皮肤、血管、脑 急性期—风湿热、血沉加快、抗链球菌素O(ASO)增高 慢性期—心瓣膜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致敏引起变态反应 依据:1. 发病前2-3周有感染史 2. 抗菌素预防可降低发病率 3. 流行病学调查 4. 95%血清中有相关抗体 5. 抗链球菌素O(ASO)滴度↑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胞壁成分如M-蛋白、C多糖与机体某些成分具有共同抗原性; 该菌产生的酶(链球菌溶血素O(SLO)、透明质酸酶、链激酶等)具抗原性。 发病机制: 抗原-抗体交叉反应学说 C-抗原(糖蛋白)产生的抗体与结缔组织的糖蛋白之间的交叉反应 M蛋白与心脏、关节等处的糖蛋白的交叉反应 (一)变质渗出期:约1个月 见于心脏、浆膜、关节、皮肤 表现:渗出—充血、水肿、 浆液、纤维素、炎细胞 变质—胶原纤维粘液样变性 和纤维素样坏死。 (二)增生期(肉芽肿期):约2-3个月 特征性病变 ── 风湿小体(Aschoff body) 又称风湿肉芽肿 部位: 心肌间质血管旁、心内膜下、皮下 镜下: 中央 纤维素样坏死物 周围 风湿细胞 外周 纤维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风湿细胞:浆丰、嗜硷、核大、卵圆、染色质集中核中央,似枭眼或毛虫状 风湿细胞来源:巨噬细胞 (三)瘢痕期(愈合期):2-3个月 溶解吸收:纤维素样坏死物逐渐吸收,细胞成分减少 Aschoff小体纤维化——成为梭型小瘢痕 第六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七节 心瓣膜病 概念: 心瓣膜受各种致病因素损伤或先天性发育异常引起心瓣膜变形,表现为瓣膜口狭窄和关闭不全,称心瓣膜病。 瓣膜口狭窄:瓣膜增厚、变硬、粘连、瓣膜环 硬化和缩窄 瓣膜关闭不全:瓣膜增厚、变硬、卷曲、缩短、 腱素缩短,或瓣膜破裂、穿孔。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病因:风湿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梅毒性主动脉 炎,主动脉粥样硬化。 血液动力学改变: 左室接受主动脉返流血和左房血→左室代偿性肥大和扩大。 病例分析?患者,男性,58岁,教师。?头昏、头痛10余年,在情绪激动和工作紧张 时加重。?近1年来,时感心累、心悸,尿量↑ ,血压 26.7/17.3kPa。?尿蛋白(+),血中肌酐、尿素氮升高,?胸片心脏靴形增大。?1天前,在工作中突然昏倒,肢体瘫痪,抢救 无效死亡。 尸体解剖所见 1.心脏:心脏体积↑,左心室壁显著增厚,乳头肌增粗,左心室腔扩张。心肌纤维显著肥大、增粗,分支↑,核大深染。 2.肾脏:双肾体积明显缩小,重量(85g,正常150),变硬,表面呈颗粒状;切面皮质变薄,肾盂脂肪增生。 肾小球入球动脉和小动脉硬化,肾小球纤维化,肾小管萎缩;周围肾小球、小管代偿肥大。 3.脑:大脑左侧内囊出血并破入侧脑室 该病人患哪些疾病?死亡原因是什么? 1.高血压性心脏病 支持:长期头昏、头痛,情绪激动、工作紧张加重; 血压高(26.7/17.3,正常18.4/12.0以下) 胸片心脏靴形增大——左心室肥大 近来出现心累、心悸——心衰 2.高血压性肾病 支持:患者尿量↑ ;尿蛋白阳性;肌酐、尿素氮↑ 3.高血压性脑出血——死亡原因 支持:突然昏倒,肢体瘫痪——颅内出血 [病例摘要] 2008年10月1日18时许,患者驾驶的农用四轮车与停靠在公交车站的公交车发生追尾。事后伤者被送往医院,查体BP 160/80mmHg,神志不清,昏迷状态。疼痛刺激右侧上肢,呈屈曲状态。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瞳孔5cm,对光反射消失;右侧约2.0cm,光反射迟钝。双肺,心率66次/分,率齐,无杂音。双肢肌张力高,双侧下肢巴氏征(+)。余(-),全身多处擦伤。诊断:1、左基底节区血肿;2、脑疝 期,脑功能衰竭。3、高血压病? [尸检所见] 男性尸体一具,身长165cm。发育正常,营养良好。 头面部:发长3cm,色黑,头皮未见外伤,头颅无畸形,颅骨无骨折。双侧瞳孔高度混浊,眼结合膜苍白。口唇无损伤。鼻腔及双侧外耳道未见异常。下颌部见0.9×0.2cm擦伤,周围可见2.5×1.5cm红肿区,切开后皮下出血不明显。 躯干部:右侧麦氏点见一5cm长陈旧性瘢痕。 肢体:双手十指甲床紫绀。左侧内踝上方见一处陈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