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相冷态试验研究.doc
1 引言
??? 为了综合解决煤粉燃烧过程中存在的低负荷稳燃能力差,燃烧效率低,氮氧化物(NOx)排放,炉膛水冷壁的结渣和高温腐蚀等问题,哈尔滨工业大学提出并开发了径向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1],结构如图1。文[2]中Vu利用球型五孔探针和一维热线风速仪对同轴旋转组合射流进行了研究,测量了时均流场和湍流特性参数。马春元[3]对径向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单相射流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了旋流强度、一次风喷口结构对燃烧器出口单相流场的影响。李争起[4]利用相位多普勒激光测速仪(PDA)对浓淡型旋流燃烧器和双蜗壳型旋流燃烧器出口气固两相射流流动特性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发现浓淡型燃烧器在中心回流区边界形成较高煤粉浓度,而双蜗壳型燃烧器煤粉高浓度区处于二次风流动区域内,不利于煤粉气流的稳定着火。由于一次风率和旋流二次风率(旋流二次风风量占整个二次风风量的比例)是旋流燃烧器的主要设计和运行参数,本文利用一维热膜风速仪,对新型浓淡型旋流燃烧器在不同一次风率和旋流二次风率下进行了单相冷态试验研究,并给出其工业应用的情况。
2 单相冷态试验研究
2.1 试验台及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的旋流燃烧器模型与实物的比例为1:3,喷口外径为d=372 mm,中心风和一次风扩口均具有一定的张角。二次风旋流器采用轴向固定弯曲叶片,直流二次风为无旋流的纯直流风(见图1)。旋流二次风风率的大小。测量了燃烧器出口旋流流场中时均速度和湍流量的分布。
? 试验中采用了美国TSI公司生产的IFA300型热膜风速仪对湍流流场进行测量,利用飘带法来确定空间气流速度的方向,利用一维热膜探针多方位转动法[5~7]实现空间三维时均速度和脉动速度的分解测量,据文[5]分析,时均速度的测量误差在17%以内,湍流应力的测量除了u′w′误差较大,在50%以上外,其他湍流应力的测量误差均在20%以内。试验中利用热膜探针测得燃烧器出口流量与各风道内已标定的笛型管所测总流量相比较,流量误差在12%以内。
2.2 一次风率的影响 一次风率影响试验工况参数如表1。一次风率的变化将会在整个旋转射流中心引起射流流动结构的变化如图2。增加不旋转的一次风量,与旋流二次风混合后,使整个出口气流的旋流强度下降,如表1。由于中心扩锥和一次风扩口的影响,增加的一次风量直接进入中心回流区的份额较小,气流流动初期中心回流区范围各工况接近,射流扩展角变化不大。一定范围内增加一次风量会提高一次风出口动量,中心回流区的后部回流范围有所增大(如图2(a)中r1=30%的工况),一次风率超过一定数值后,射流后期旋转动量消弱较大,中心回流区后部回流范围收缩。相对回流率qrm(轴向最大回流流量与一次风入口流量的比值)在一次风率小于30%时变化不大,而一次风率超过30%以后,相对回流率随一次风率增加而减小,当r1=40%时相对回流率较r1=19.5%时减小了15%。
不同一次风率下轴向和切向湍流正应力无因次分布如图3,湍流正应力在射流发展初期表现强烈的非均匀性和各向异性,轴向和切向的湍流输运能力较强,径向的湍流脉动在初期数值较小,而随着气流向下游扩展才有所增加。回流区内部湍流应力小、脉动强度较弱,回流区边界和旋流二次风主流内部湍流应力高,因此在旋转射流发展初期,回流区边界附近是湍流正应力水平较高的区域。这里传热、传质强度大并且烟气温度高,是燃烧反应的有利区域。由于气流的扩展和湍流输运作用,湍流脉动水平不断衰减,射流后期湍流脉动趋于各向同性。由图3可见,适当加大一次风率,提高了一次风出口径向动量,正应力的峰值沿径向向外移动,湍流脉动强度提高,r1=30%时气流出口处的湍流脉动强度比较r1=19.5%时提高了近1倍,有利于提高一、二次风之间的传热、传质强度和气相挥发分的湍流化学反应速度,强化了燃烧反应过程。继续提高一次风率会导致二次风出口风速相应下降,一、二风之间 速度差值减小,气流湍流脉动强度反而降低。
2.3 旋流二次风率的影响
旋流二次风率变化的试验参数如表2。射流回流区和扩展角随旋流二次风率的变化如图4a,旋流二次风量减小消弱了二次风的旋流强度如表2,与一次风相比,旋流二次风风量减小使射流旋流强度降低幅度更大,同时具有一定刚性的直流二次风从外侧增强了压缩旋转射流作用,射流扩展角下降。r2 x=75%时,旋转射流的扩展受到一定压缩,中心回流区变成细长型。当r2 x=65%时,二次风旋转能力大幅度下降,气流被强烈压缩,气流扩展角大幅度减小,中心回流区直径及长度减小近一半。旋流二次风率的变化对相对回流率的影响也很大(图4b),qrm由r2 x=85%、75%时的2下降至r2 x=65%的0.3左右,下降了近80%。
在不同旋流二次风率下,轴向、切向湍流正应力的无因次分布如图5。可见在回流区边界处及旋流二次风与直流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小企业融资冬天里的一把火.doc
- 中戏舞台美术考研辅导班:保录课程.doc
- 中继台GSM链路无线接驳器.ppt
- 中药十大功劳叶.doc
- 中药学(整理).doc
- 中药材养生 学习和复习.doc
- 中西医诊治老年代谢综合征研究近况.ppt
- 为便于报考者充分了解2013年度上海市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科目笔试.doc
- 为正确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doc
- 为行法司政行论.doc
- 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四单元过关检测卷新人教版.docx
- 第十三章轴对称(复习课)1.ppt
- 15.1.2分式基本性质(2).ppt
- 期末冲刺(补全对话30道).docx
- 【华创证券-2025研报】2025年二季报公募基金十大重仓股持仓分析.pdf
- 【港交所-2025研报】景福集团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年报.pdf
- 【天风证券-2025研报】2025中报前瞻:关注预告日至财报日的景气超额.pdf
- 【国金证券-2025研报】连连数字(02598):跨境支付先行者,前瞻布局虚拟资产.pdf
- 【第一上海证券-2025研报】云工场(02512):云工(02512):IDC方案服务商,边缘云业务打造第二成长曲线.pdf
- 【东方证券-2025研报】主动权益基金2025年二季报全解析:重点关注科技医药双主线和中小盘高成长主题基金.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