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 要
榕树籽为桑科 (Moraceae)榕属 (Ficus)植物榕树( Ficus macrocarpa
Linn.f.)的干燥种子,我国主要分布在广西、海南、贵州、广东、福建等地。
在印度、马来西亚、越南等国也分布广泛。全球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目前,在榕树的气生根、茎、叶、芯材等化学成份以及含量、药理等方面取
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于榕树籽多糖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
本论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榕树及多糖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第
二部分为实验部分,包括榕树籽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以及初步的结构分析;
最后一部分为活性试验部分,包括榕树籽多糖的抗肿瘤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的研
究。主要内容包括:
1.榕树籽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
本文采用均匀设计法优选提取榕树籽多糖的实验条件,得出榕树籽多糖的最
佳提取工艺为温度:100℃、时间:3h、料液比:1:60 (g/mL)。榕树籽经粉碎、
过 60 目筛、用石油醚、乙醇除杂质后,采用水提、醇沉后得暗红色榕树籽粗多
糖,提取率为 1.67%。再经过酶结合Savage 法脱蛋白、双氧水脱色后,透析、
醇沉后得半精品多糖 RSZ。最后采用Sephadex G-75 凝胶柱层析法纯化得到两种
多糖 RSZ1、RSZ2。运用比旋光度法和凝胶柱色谱法检测证明:RSZ1 为组分均一
的纯多糖,而RSZ2 为多组分混合多糖。
2.榕树籽多糖 RSZ1 的结构分析
4
本文采用黏度法测得榕树籽多糖RSZ1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8×10 。将RSZ1
用 TFA (三氟乙酸)完全水解后,经反应制备成糖腈乙酸酯衍生物,将此反应产
物加入乙酸乙酯和蒸馏水萃取三次,水相旋蒸至 1mL 左右,进行 GC-MS 分析,结
合高碘酸氧化、Smith 降解以及 IR、NMR 分析,结果表明:RSZ1 由5 种单糖组成,
分别为: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根据峰面积比得知其含
量比为:1:2.735:5.184:2.232:26.992。多糖 RSZ1 存在 1→2、 1→6、1→4 糖
苷键,可能存在 1→3 糖苷键。
3.榕树籽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和抗癌细胞活性研究
本文采用 Fenton 体系测定多糖清除 ·OH 的能力、采用邻苯三酚法测定多糖
-
清除 ·O 能力,结果显示:RSZ、RSZ2、RSZ1 都有随着浓度的增大清除率增大
2
趋势,但总体来说,RSZ1 的清除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能力要比 RSZ、RSZ2
要强。
本文采用 MTT 法测试了粗多糖、RSZ、RSZ1、RSZ2分别对 MGC-7901(人胃癌
细胞)、Hela(人宫颈癌细胞)、HT-29(人结肠癌细胞)、PC-3 (人前列腺癌细胞)
的作用,结果显示:这四种糖对所有细胞 IC 均大于100,说明榕树籽多糖对
50
上述四种细胞没有抗癌活性。
关键词:榕树籽 多糖 分离 纯化 结构分析 抗氧化活性 抗肿瘤活性
ABSTRACT
The raw materials in this research was the seed of Ficus microcarpa.
Ficus microcarpa, which belongs to Ficus family, mainly distributed in
Guangxi, Hainan, Guizhou, Guangdong and Fujian province. Meanwhile, it
was widely distributed in India, Malaysia and Vietnam etc. It w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regions in the worl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content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the roots,
stems ,leafs, cores of Ficus m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