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反应器在有机催化中的应用.ppt
微反应器在有机催化中的应用 导 师: 徐 杰 研究员 报告人: 盛学斌 * Seminar Ⅱ 内容: 微反应器技术简介 微反应器在有机催化中的应用 结论和展望 1、微反应器技术简介 1.1 微反应器的发展 1.2 微反应器的种类 1.3 微反应器的加工方法 1.4 微反应器的特点 1.5 微反应器的优点 1.1微反应器发展 微反应器最早是用于催化剂评价和动力学研究的小型管式反应器,其直径约为10mm。 微全分析系统 微全分析设备只有2-3 cm3大,内含在塑料、玻璃和硅片上蚀刻的彼此连接的微通道(截面尺寸50-200μm ),是微反应器的最早雏形。 1996年,微反应器开始用于化学反应 Lerous和ehrfeld阐述微反应器的原理和优势,吸引了各个领域的科学家进行深入研究,形式多样的微反应器层出不穷,微反应器开始成为化工新突破点。 1.2 微反应器的种类 一、间歇式微反应器 反相胶束微反应器 聚合物微反应器 固体模板微反应器 微条纹反应器 微聚合反应器 二、连续式微反应器 气固相催化微反应器 液液相微反应器 气液相微反应器 气液固三相催化微反应器 1.2 微反应器的种类 1.3 微 反 应 器 的 加 工 方 法 1.4 微反应器的特点 几何特性 传热特性 传质特性 宏观流动特性 小体积、微通道、高比表面 比表面可达26000m2/m3 近似平推流模型、基本无返混 流体反复分割,可在毫秒内完全混合 高传热系数,高出普通换热器一个数量级以上 1.5 微反应器的优点 缩短实验到生产的周期 对反应温度的精确控制 对反应时间的精确控制 物料以精确配比瞬间混合 结构保证安全性 良好的可操作性 2 微反应器在有机催化中的应用 2.1 微反应器可以提高催化剂效率 2.2 精确的温度控制,保证安全性 2.3 精确的时间控制,快速中止反应 2.4 精确的物料配比,快速混合 2.5 电极微反应器,提高转化率 2.1 微反应器可以提高催化剂效率 实例1:酶催化氧化 Heule, M.; Rezwan, K.; Cavalli, L.; Gauckler, L. J. Adv. Mater. 2003,15, 1191. 转化率提高到3-5倍 2.1 微反应器提高催化剂效率 实例2:催化胺的还原 Franckevicius, V.; Knudsen, K. R.; Ladlow, M.; Longbottom, D. A.; Ley, S. V. Synlett 2006, 889. 间歇反应釜中完全转化需要3天, 微反应器中只需要3.5小时。 2.2 精确的温度控制,保证安全性 Panke, G.; Schwalbe, T.; Stirner, W.; Taghavi-Moghadam, S.; Wille,G. Synthesis 2003, 2827. 实例1:硝化 常规反应器中10小时,收率75%; 微反应器中35分钟,收率73% 。 2.3 精确的时间控制,快速中止反应 实例1:催化不饱和烃的还原 Kobayashi, J.; Mori, Y.; Kobayashi, S. Adv. Synth. Catal. 2005, 347,1889. Kobayashi, J.; Mori, Y.; Okamoto, K.; Akiyama, R.; Ueno, M.; Kitamori, T.; Kobayashi, S. Science. 2004, 304, 1305. Kobayashi, J.; Mori, Y.; Kobayashi, S. Chem. Commun. 2005, 2567 2.3 精确的时间控制,快速中止反应 实例2:正离子催化的聚合反应 Nagaki, A.; Kawamura, K.; Suga, S.; Ando, T.; Sawamoto, M.;Yoshida, J. J. Am. Chem. Soc. 2004, 126, 14702. 微反应器中反应0.5秒,所得聚合产物PDI为1.14-1.40, 而间歇反应器中产物PDI为2.25-2.56。 实例1:催化酮的氧化 Mikami, K.; Islam, N.; Yamanaka, M.; Itoh, Y.; Shinoda, M.; Kudo,K. Tetrahedron Lett. 2004, 45, 3681. 间歇反应器中,53% 的收率,产物比 67:33 而微反应器中,100%的收率,产物比97:3 2.4 精确的物料配比,快速混合 2.4 精确的物料配比,快速混合 实例2: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 Amandi, R.; Licence, P.; Ross, S. K.; Aaltonen, 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