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地震预报》.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震预报》.doc

李四光预言真相 李四光指出过4个危险的地震带,但并未具体到哪个城市 传言中称,李四光生前预言了“四大地震”,有三个已经发生了,分别是唐山、汶川和玉树地震,而关于最后一个在哪里,传言分为几个不同的版本,有人说在福建,有人说在山东,还有人说在安徽…… 对此,湖北地质科学研究所教授级高工谭秋明说:“这是谣传,李四光曾对中国几个大地震带的地震危险性进行过预测,但没有预测过‘四大地震’,以当时水平,也不可能能预测汶川和玉树地震。” “地震带的预测就有,关于大地震的预测没有。”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平日对本报记者说,李先生的推测已经40年了,不能奉为圣旨。 作为李四光的老部下之一,黄相宁曾专门撰文总结了李四光的地震预测经验,“李四光在他创立的地质力学结构系统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中国地震地质的研究,从而演义了他的中长期地震猜测故事。” 据黄相宁回忆,1965年1月19日,李四光在与地质力学所参加西南地震地质工作同道的谈话中,提出了做地震地质工作的几个步骤。所有步骤做完后,李四光认为“有可能进一步推测今后地震发展趋势”。 1966年河北省邢台市7.2级大震后,李四光便应用了自己总结的方法。一次会议上,他提出:邢台地震之后要密切留意河北河间、沧州一带地震危险性。 果然,1967年发生在河北河间大城的6.3级地震印证了这个地质力学专家的预测。 其后,他又派地质大队去山东建立压磁地应力站,听完汇报数据后,又立刻改派他们到郯庐断裂带压磁地应力站,“这个断裂带要出题目”。 黄相宁和同事们并不理解李四光的考虑,只好托李四光唯一的外孙女周宗平去问,为什么邢台震后他提出要留意河间沧州,河间震后又立即提出要留意郯庐断裂带?具体是怎么分析断定的? “让他们看我的书(指《地质力学概论》),都写在书里了。”李四光让外孙女转告黄相宁他们。 实际上,大自然也将答案告诉了这些地质工作者。1975年,海城7.3级地震就发生在郯庐断裂带东北延伸部位上。 不过,这次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被成功预报的地震,却似乎被认为与李四光关联不大。1975年1月下旬,辽宁省地震部门和国家地震局都认为辽宁南部可能孕育着一次较大地震。2月4日10时30分,辽宁省政府根据省地震办公室比较明确的预报意见,向全省发出电话通知,并发布临震预报。 9个小时后,海城发出7.3级的怒吼。然而,黄相宁还是认为李四光的水平最高,“这是迄今为止我见到世界上最高程度的地震中、长期猜测。” 1970年,黄相宁把和同事们一起编制的中国运动性结构系统、结构带上中国地震危险区透明图向李四光汇报时,李就问了一些处所:“道孚在哪?彝良在哪?武都在哪?武威在哪?门源在哪?峨山在哪?” 1974年,“彝良”这个地名被黄相宁再次想起,那时,他们全室科员正在分析云南7.1级地震的震中在哪。当时,黄相宁就说震中在彝良,结果震中果然离彝良很近,只100公里。大家问他:“你怎么分析到这次地震在彝良?”黄相宁就说:“炉霍地震产生在炉霍运动性断裂带上,它往东南延伸就到了彝良大关一带,而彝良正是1970年汇报时李四光问的第二个地名。” “从此我们便明白了李四光问的地名就是他心中近期可能产生强震的危险地点。”黄相宁说。 而李四光确实指出过4个危险的地震带,只不过那些地震带,其实并未具体到哪个城市。李四光想象不到,他的预测日后却被逐渐传成现在的版本。 地震预报的疯狂与没落 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大震被预测到,人们兴奋备至,以为找到了地震预测的方法论,然而,唐山大地震彻底击溃了地震预报激情 中国地震预报在1966年邢台地震中被中央领导强调,于1975年海城地震中到达乐观顶峰,一年后在唐山大地震中遭受重创,而后恢复元气时,再遇汶川地震。 1966年,中国发生了著名的邢台大地震,8000余人丧生,3.8万余人受伤。 邢台地震过后,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是:有一位老人跟其时的总理周恩来说,“出现这么大的灾害,能不能在震前给老百姓打个招呼呢?”显然,这话彻底触动了总理心底最柔弱的点。同样,总理后来说的话,也让多位学者以死相赴。比如,一生成也地震,败也地震的中国地震预报的一号人物梅世蓉,就在地震预报领域整整奋斗了四十余年。 “总理召集地震系统的人开会,总理说一定要搞出预报,好多人表态,不搞出预报死不瞑目。”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绍燮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回忆说。 没有最疯狂,只有更疯狂,这或许是对那个年代热衷搞地震预测的最合适的描述。 据《南方周末》报道,1966年,正是“文革”开始的日子,这一年开始中国进入为期十年的强震活跃期。越来越多的学者无法研究本学科,地震研究却颇有“显学”之态。包括地质学家李四光,气象学家竺可桢,石油系统的权威翁文波等都被抽调来搞地震。历史学家们也不示弱,用找寻历史地震的方式进行研究。 随后,国家地震局于1971年8月正式成立。而仅仅4年之

文档评论(0)

ycw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