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仲裁机构演变研究.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我国仲裁机构演变的研究 中文摘要 专 业: 法律史 研究方向: 法律文化 作者姓名: 袁忠民 指导教师: 徐永康 仲裁机构是为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而设立的一种管理机构,是一种非盈利 性的组织。从广义角度讲,包括仲裁管理机构和仲裁裁决机构;从狭义上讲,仅 指仲裁裁决机构。 仲裁管理机构享有仲裁事务管理权,主要职能制订仲裁规则、确定仲裁收费 标准、组织管理仲裁员、成立仲裁庭并进行相关方面协调等。仲裁裁决机构即指 仲裁庭.直接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进行审理和处置。两者是实施仲裁制度的组织 保障,是解决争议,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也是完善社会争端纠纷解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种非营利性质的组织,仲裁机构依法行使仲裁权。无论从仲裁的民间 性本质出发,还是从仲裁机构法律属性或从其实际运作功能出发,仲裁机构在解 决争端中、在整个仲裁制度及其发展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在仲裁 程序运转中发挥核心的作用,而且它的运作反映出不同国家、不同仲裁制度的特 征。 , 我国《仲裁法》颁布,毫无疑问,是对制度的创设,而机构的设立及其日常 运作,则是对制度实施乃至整个过程的最有效、最直接的反映。 因此,本文从仲裁机构日常运作的实务出发,既从现有的仲裁机构的设立寻 找共性,揭示机构的属性和差异,又从现有仲裁机构的运作寻找规则性操作的弊 端,并寻求新途径加以弥补。也算是有关仲裁机构实务研究的一个亮点。 进而,从仲裁机构运作三大要素,即仲裁协议、仲裁规则和仲裁员着手进行 要素研究。在三大要素中,仲裁协议是仲裁机构行使仲裁权的前提和基础,它连 接着当事人与仲裁机构的关系,又进而为仲裁员依仲裁规则处理争端奠定合法性 基础。仲裁庭组成后,仲裁员是解决双方当事人争端的实质主体,是整个仲裁程 序运转的枢纽。而仲裁规则作为平衡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的依据,其地位仅次于 仲裁法强制性规范和仲裁所涉及的民事实体法规范,是仲裁机构规范仲裁行为和 程序的规范性文件,更是仲裁员行使仲裁权的程序依靠。一部仲裁规则的好坏, 又直接反映了仲裁机构的威望,是各种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法律等背景的 集合。 仲裁协议是合法性的基础,特定的仲裁员和特定的仲裁机构及其仲裁规则是 由仲裁协议派生的,特定的仲裁员依据仲裁规则来解决仲裁协议约定的争端,仲 裁规则又反过来约束仲裁员按程序来解决仲裁协议下的争端的全过程。因而,仲 裁协议——仲裁规则——仲裁员,三者是相互联系的,三者同时又与仲裁机构运 作密切联系、缺一不可。 因此,本衷又将我国仲裁机构置于世界范围,并从构成要素上着手,加以纵 向分析,实证研究,横向比较,以求探寻和勾画我国仲裁机构未来改革走向,并 与国际接轨。 .本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是有关仲裁机构的研究背景,主要是新中国仲裁制度发展简要过程以 及当今国际上仲裁制度的格局,并阐述仲裁机构的价值研究的所在。本文认为, 国家立法、国际公约以及设在一个国家内但具有国际性的争议解决功能的仲裁机 构,已成为当今国际仲裁的新格局。特别是在欧洲,仲裁员的非名册化,仲裁机 构组成的非单元化以及适用仲裁规则非一国化,已成为当今仲裁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是仲裁机构的发展分析(从历史角度出发),主要是以我国仲裁机构 本身发展轨迹为主线,来分析研究从中找出得失。本文认为,《仲裁法》的颁布 虽对过去各种仲裁作出了规制,减少和削弱了行政色彩,但是由于我国政治、经 济、文化、法律的背景在不同地域的认同观,尚未达到相对趋同,因而《仲裁法》 颁布后,仲裁机构实施组织行为乃至运作程序,均不同程度仍保留行政色彩,仲 裁的真正价值理念有待进一步还原。 第三章是仲裁机构的实证分析(从现实角度出发),主要是有关仲裁机构具 体运作中的实证分析,重点从仲裁机构要素分析、仲裁机构运作分析、仲裁机构 2 案例分析三个层面,来推断当今我国仲裁机构的利弊。本文认为,我国具有代表 性的几个仲裁机构,在日常运作中,仍在仲裁

文档评论(0)

hblybd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