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设计和筛选.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设计与筛选 摘 要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传染性疾 病。在临床治疗药物中,非竞争性的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 Reverse 齐lj(Non-Nucleooside Transcriptase 具有高效低毒、能与其它药物协同作用、作用位点明确以及 结构多样性等特点,但缺点是极易诱导HIV-1逆转录酶产生 耐药性突变,这也使得NNRTIs的临床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 制。因此,开发具有新型结构、能抗耐药性的新一代NNRTIs 类药物是近年来抗HIV药物研究的一个热点。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是通过分析已有药物结构与活性内 在关系或通过模拟药物与受体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而合 理设计新型结构先导化合物的药物设计方法。但由于逆转录 酶本身的柔性的限制,所以获得高解析率的逆转录酶晶体结 构并预测抑制剂结合模型是困难的。随着逆转录酶结构信息 数据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在设计新 型NNRTIs中得到了应用。以新一代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 部分。对突变前后逆转录酶结构,以及抑制剂作用模式的研 究,对于新型抗耐药性NNRTIs的设计起着重要作用。 目的:本研究从NNRTIs作用靶点的三维结构以及现有 小分子药物出发,通过构建药效团模型,以及分子对接,在 中药化学数据库(TCMD)中筛选,希望能够建立合理的药 效团筛选模型,找到结构新颖,能够有效抑制HIV-1逆转录 中文摘要 酶活性并具有抗突变耐药性的先导化合物,并对其抗耐药性 以及作用机理进行研究。 方法: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方法,(1)首先采用距 点药效团模型,并对该药效团模型进行了有效性验证;(2)用 该模型对中药化学数据库(TCMD)进行了柔性三维搜索, 该搜索在分子模拟软件Sybyl中进行,其中又对受体上氢键 供体位点进行了定义,最终筛选得到一系列结构符合的化合 蛋白结构数据库中选出两个为代表,将上步筛选得到的化合 物分别于其对接,来模拟化合物与靶标分子的结合作用,对 行排序,其中苦参醇的对接结果在两组中都表现较好;(4)用 分子动力学方法对苦参醇以及受体的复合物模型进行动力学 模拟,以分析其空间和能量项的变化。 结果: (1)药效团的构建及数据库筛选 根据现有的三个小分子化合物得到一个三点药效团模 型,该模型包含两个疏水中心和一个氢键受体中心,两个疏 水中心距离为4.8lnm,与氢键受体的距离分别为6.63nm、 容忍度为lnm,两个疏水性中心半径为0.85nm,氢键受体半径 为0.5nm。 根据三点药效团模型,从中药化学数据库(TCMD)中 筛选得到476个化合物。 中文摘要 (2)分子对接 对这476个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的结果显示,在排名前 十名的化合物中,有多个苦参醇类化合物,其中苦参醇 较前。其中苦参醇在野生型与突变型中分别排在了第一位和 第二位。观察苦参醇与受体结合的复合物构象,发现苦参醇 空间结构成常见的蝴蝶状构型,且都能与Lysl01上主链原子 形成氢键,这与大多数NNRTIs的活性构像相似。在与野生 型逆转录酶结合时发生了烃链的翻转,顶端羟基与Glul90生 结合时并没发生。进一步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苦参醇在两 种逆转录酶中都能稳定地结合, 有多个稳定的氢键形成,且 氢键的键长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结论:苦参醇能够在NNRTIs的结合口袋中稳定结合, 并有潜在的抗耐药性突变作用。可以作为结构改造,以及新 型NNRTIs研发的起点。苦参醇类烃链顶端羟基的存在对于 其抗Tyrl81Cys突变起着关键作用。 关键词: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艾滋病;药效团模 型;数据库搜索;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 英文摘要 - D anand olofnon.NucleosidenonUcleosie …V-1 qgnin

文档评论(0)

hblybd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