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实施“一两带”战略,摆脱“跟跑”持续“领跑”.docVIP

黄冈:实施“一两带”战略,摆脱“跟跑”持续“领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冈:实施“一两带”战略,摆脱“跟跑”持续“领跑”

黄冈:实施“一区两带”战略,摆脱“跟跑”持续“领跑”  12月14日,湖北省黄冈市委书记刘善桥在接受采访时说,“十一五”时期是黄冈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从“跟跑”迈向“领跑”的状态。“十二五”时期,全面实施“一区两带”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全力打造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武汉城市圈新兴产业基地、全省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全国红色文化旅游基地,为把黄冈建设成为现代化大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奋进“十一五”:三突破、三增强、三改善   刘善桥说,“十一五”时期,黄冈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招商,着力抓环境”的工作方略,抢抓促进中部崛起、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新一轮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等重大机遇,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开创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的良好局面,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与2005年相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三个突破、三个增强、三个改善”的特点。   “三个突破”,一是经济总量实现突破。“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发展明显加快,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了4年翻番,预计今年将达850亿元,在2005年350亿元的基础上净增500亿元,平均每年增加100亿元,年均增长14.6%。刘善桥强调,这是黄冈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赶上全省平均水平,摆脱了排位明显落后的“跟跑”地位,在发展速度上出现“领跑”的势头。   二是规模工业发展实现突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9年在全省率先突破1000家,今年预计可达1500家,比2005年净增976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可达230亿元,是2005年的2.86倍,年均增长23.4%。   三是产业集群发展实现突破。全市初步形成了医药化工、纺织服装、汽车配件、食品饮料、建筑建材、机械制造等特色产业集群31个,其中,7个产业集群进入了全省重点行列,在2005年的基础上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   “三个增强”,一是财政实力持续增强。2010年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预计可达90亿元,是2005年的3.02倍,年均增长24.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可达39亿元,是2005年的2.97倍,年均增长24.3%。   二是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十一五”期间,全市以水、电、路、能源为主的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基础设施功能不断完善,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可达750亿元,是2005年的4.73倍,年均增长36.4%;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1.6%,投资出口势头强劲;节能减排工作进一步加强,“十一五”前四年,全市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7.7%,预计年底可超额完成“十一五”20%能耗下降目标。   三是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十一五”以来,全市经济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全民创业方兴未艾,在全省首家实行个体工商户“零费登记、政府买单”,并出台了为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下岗职工自主创业减免有关税费、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至今年11月底,全市个体工商户达18.26万户,比2005年净增11万户,增长124.3%,注册资本金47.48亿元,比2005年增加31.25亿元;私营企业达11282户,在2005年基础上净增7270户,增长181.2%,注册资金112.04亿元,比2005年增加84.61亿元,增长308.5%。   “三个改善”,一是经济结构明显改善。全市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5年的11.58%、42.93%和45.49%预计调整为10.21%、58.35%和31.44%,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15.4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预计由2005年的23.94%提高到30..59%。   二是经济运行质效明显改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8.56%提高到10.5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提高到2010年的39亿元,是2005年2.97倍。三是民生事业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可达129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4500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102.98%和70.20%;就业再就业取得显著成效,“十一五”前四年全市累计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0.46万个;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回望“十一五”:“八项工作”促转变   “十一五”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们重点抓的“八项工作”。   (一)以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以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突出抓好集群建设、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园区建设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近几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户数和厂房面积每年以200

文档评论(0)

chengben0024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