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氧活性污泥法除污及其污泥减量的研究.pdf

低氧活性污泥法除污及其污泥减量的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The Investigation of Pollutant Removal and Sludge Reduction by Activated Sludge under Low Oxygen Concentration 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octor’s Degree of Engineering By Xu Yufeng Supervised by Prof. Guo Jingsong Specialty: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China April 2014 中文摘要 摘 要 活性污泥工艺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污水处理技术,占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 90% 以上和工业废水处理工艺的50%左右。但在运行过程中还有着种种的弊端:其 一是污泥膨胀问题,这是活性污泥工艺中最常见、最主要也是最严重的问题;其 二是能源消耗问题,活性污泥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过程中消耗的电费约占常规运行 成本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三是剩余污泥问题,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由于微生物 的增殖,活性污泥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对这部分污泥的处理费用更是高达常 规运行成本的50% 以上。 针对活性污泥工艺在运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三种弊端,众多学者开展了广泛 的研究。基于低溶解氧(DO )污泥丝状菌微膨胀工艺,其核心是人为地控制活性 污泥系统在低DO状态下运行,引发一定程度的污泥膨胀,其膨胀程度受控而不会 导致严重的污泥流失;同时低溶解氧浓度,降低了曝气电耗。研究发现在低氧浓 度条件下,污泥产率的下降,剩余污泥产量也将有所减少。为了更好地掌握和发 挥低溶解氧污泥工艺的应用潜能,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论文对低溶解氧活性污泥工艺的污染物去除、稳定性和减量效果及其作用 机制、数学模拟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主要从宏观分析了低氧活性污泥的污染物 去除、参数影响和低氧污泥的减量效果及机制,从微观角度分析低氧活性污泥的 种群及胞外酶的分布特征,并建立数学模型探讨了低氧活性污泥工艺的机理,获 得了如下主要结论: 1)与参照的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相比,低溶解氧活性污泥工艺存在的最大弊端在 于稳定性不强,易发膨胀。研究通过低氧适应性培养使反应器处于一种稳定的微 膨胀状态,首次依据数学模型从理论上论证了这种状态存在的稳定性。实验观察 证实低溶解氧活性污泥工艺曝气能耗降低 50%,且可稳定有效去除进水中的污染 物质,并具备短程硝化特性。其COD 的去除率为95%,氨氮去除率达到95% 以上, 亚硝化率达到 80% 以上,总氮去除率均达到70% 以上,PO43--P 去除率达到 95 % 以上,总体效果强于参照活性污泥工艺;研究发现低温条件会抑制活性污泥工艺 的污染物去除,低溶解氧会进一步加剧低温对活性污泥工艺的不利影响;SRT 在 10d-20d 范围内变化时,不会对低氧反应器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造成明显影响。 2) 与参照的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相比,低溶解氧活性污泥工艺的污泥产率下降 了13.3%。为对这一现象的本质进行研究,根据对污泥表观产率影响的差异,将引 起污泥减量的因素分为两部分进行分析,其一为间接因素,其二为直接因素,间 接因素如污泥活性、污泥粒径及EPS 等,可通过直接因素影响污泥的表观产率。 I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直接因素如污泥真实产率、污泥衰减率及水解性能等

文档评论(0)

zx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