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外城市建设史概要.doc
中外城市建设史概要
一、城市的产生
城市是在原始社会解体并向奴隶社会过度的时期产生的。城市是伴随这私有制和阶级而产生的。
产生的过程:自然的采集经济及巢居穴居→原始固定居民点的村落→简单分区建筑有了一定的分工及组合→城市
城市属于社会经济范畴,与单纯防御作用的城墙在概念上有一定的分别
最初的城市型居民点:有了剩余产品及私有财产,需要交换,产生了“市”或“市井”。
二、西汉都城长安
长安城并非一下子速成,随经济发展逐步形成,先造宫殿后造城墙;城中大部分为宫殿所占,仅长乐,未央二宫约占1/2;一般的居民地段称闾里,多在城内各宫殿之间,闾即为里的门
三、曹魏邺城的规划
在古代城市规划中有重要影响:
1、城市有明确分区,统治阶级与一般居民严格分开。
2、即继承了古代城与廓的区分,也直接继承了汉代宫城的区分。
3、不同点是,区分更明确,不仅汉长安与洛阳宫城与坊里相参,或为坊里所包围,这也反映了阶级的对你及当时等级的森严,统治阶级对人民的防范。
4、整个城市的布局,将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相交于宫门前,这样把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一般的建筑群扩大应用于整个城市,这种规划手法对以后的都城布局有很大影响
四、隋唐时代的社会背景及城市概况
1、南北朝后,中国的经济逐渐由中原转向江淮流域,隋唐时的军事政治中心却仍在关中为主的地区,这就出现了军政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的情况
2、大运河的修通,沟通了南北交通,运河沿线的一些重要城市也随之发展。如“淮(安)扬(州),苏(州),杭(州)”当时号称“四大都市”
3、广州、扬州,唐末的泉州是重要的通商口岸,所有的海陆贸易又都以首都长安为中心
五、隋唐长安城
1、隋唐长安城是在曹魏邺城以后,第二个平地新建的都城,成为我国验证布局的典型
2、特点(规划要点):
1)、两条横轴与中轴线两次相交于主要城门处,这种用道路交叉突出主要建筑的做法,在中国古代城市总体布局是常见手法,和邺城相比,由一次丁字相交变成两次丁字相交
2)、成为街道网以一些干道为骨架,形成完全对称布局,由这些路所划分的坊里,也东西对称,整个城市布局严整,对称。这种对称布局突出了中轴线,又通过中轴线而突出占城市统治地位的宫殿。这种将城市作为一个构图整体,是道路,坊里,建筑布局成为一个统一的规划手法,是中国城市建设的优良传统。隋唐长安城在布局上的整体性,超过以往的任何城市。
六、隋唐长安城的规划思想及影响
1、继承了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传统,并且有所发展,布局方式更为明显
2、为了统治人民,实用严格坊里制,道路突出宫殿,突出“皇帝”至高无上的皇权
3、城市规模,道路宽度,坊里面积大得惊人,远远超过实际需要来反映当时大统治的威力
4、城市布局有一定数字概念,多采用奇数,可以和中心对称
影响:1、对中国古代都城的规划有很大影响(东都洛阳,宋东京汴梁,金中都,元大都)
2、也是国外一些城市学习的榜样
七、宋元时代的城市背景和城市概况
1、杭州,泉州,广州,明州(宁波)成为海外贸易的中心城市
2、建康,苏州是重要的手工业和商业城市
3、北宋时,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抬头,也影响了城市的布局和面貌,店铺密集的商业街,代替了严格管理的坊里集中的市肆
4、南宋时,广州泉州成为外国人集中居住的“落坊”
5、南宋以后,随着农业和农村副业的发展,在一些交通要道出现流转商品的定期集市,称为“草市”“墟”“场”等,有些集市逐渐发展称为市镇
6、商业发展往往突破城垣限制,在城内沿江沿河地区形成商业区或城外的“关厢”
八、北宋东京(开封)的改建与变化
1、后周世宗(柴荣)对开封的改建 (该诏书是我国古代由帝王领发的关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文献)
2、重要结果
1)、扩大城市用地在旧城之外,加筑罗城(外城),新扩建部分相当于原来城市用地的4倍
2)、改善旧城的拥挤现象,展宽道路,改善交通条件
3)、疏通运河,便于城市供应,便利交通
4)、制定许多防水,改善公共卫生的具体措施沿街划定植树地带,增加城市绿地
3、影响:主要力量没有放在宫室的修建上,也没有受旧的城市规划的束缚,主要是为了适应城市生产和防火及发展提出的要求,和以往都城大不相同
4、开封平面规划特点 三套城墙,宫城居中,井字形道路系统,平面形状不方正规则。
九、在南京建都的时代
东吴,东晋,南朝,南唐,明初,民国
十、《平江图》
保存至今的《平汇图》,是在南京绍定刻成的石碑,是我国最早,最详细,最准确的城市平面图,在世界上也是较早的作品
十一、元大都规划的特点
1、继承发展了唐宋以来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优秀传统手法 三套方城,宫城居中,中轴对称的布局。而且三套方城整齐规则,中轴线也更对称 。反映了封建社会儒家的“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传统观点,把至高无上的皇权加以烘托
2、规则的宫殿与不规则的范围有机结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