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理法方药临床应用举隅131226.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病理法方药临床应用举隅 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 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 吴智兵 【案例1】 某中年男性,因脑动静脉畸形出血多次手术并发颅内感染后昏迷不醒4月余请中医会诊。症见:消瘦昏迷,发热(多于夜间热,体温38-39℃,上午渐退至正常,无明显出汗),四肢萎软,肢末凉,二便尚可,舌红无苔,脉细。 功效:滋阴清热、搜邪透络 药物组成: 鳖甲—入肝经至阴之分,既能养阴,又能入络搜邪 青蒿—芳香透络,从少阳领邪外出 生地—清阴络之热 丹皮—泻血中之伏火 知母—佐鳖甲、青蒿而成搜剔之功 辨证:阴分伏热 治法:养阴透热,扶阳助阴 处方:青蒿15 鳖甲15 龟板各15 生地15 丹皮15 牛膝15 赤芍15 郁金15 白芍12 制附片10 仙灵脾10 茯苓15 炙甘草6。七剂 二诊:三剂后热渐退,七剂后再诊已3天无发热,肢末转温,余症基本同前。原方去丹皮、制附片,加狗脊、淮山。 病例2 (4月3日)症见:精神疲倦,发热,自诉以夜间发热为主,多于晚上7—9点发热,约11pm体温达最高,最高达39℃,至清晨后体温可下降至正常,无盗汗,微恶风,咽痒无咽痛,咳嗽,咯少量白色粘痰,口淡,手足心发热,纳眠欠佳,大便调,小便不畅。自发病至今未见体重明显下降。舌边尖红无苔,舌中后部苔厚腻,脉弦滑数。 诊断:类疟,邪留阴分,气阴两伤。 治疗:滋阴清热,搜邪透络,益气扶正。方用青蒿鳖甲汤和小柴胡汤。 方药:青蒿10 鳖甲30 知母10 丹皮10 柴胡10 黄芩15 党参15 法夏10 大枣15 甘草6 赤芍15 大黄5。7剂。 二诊(4月10日):夜间体温最高37.5℃-37.6℃,发热稍减,口渴,不恶寒,大便通畅,精神见好,舌暗红苔少,正气渐复,湿邪已除,热邪瘀阻血络,气阴仍未恢复,继续以滋阴清热、活血通络为主,佐以益气,仍用青蒿鳖甲汤加味。 青蒿后下10,鳖甲先煎30,知母10,丹皮10,花粉15,生地20,川红花10,赤芍15,葛根30,麦冬10,淡竹叶10,党参20。7剂。 三诊(4月17日):夜间最高体温37.2℃-37.3℃,自诉精神好,胃纳二便正常,仍夜间有口渴欲饮,夜寐欠佳,舌边尖暗红苔薄白,脉弦缓。法已奏效,余热未净。出院给予清泄余邪,滋阴安神调理。4月22日体温正常出院。 病案3 患者,女,37岁。 因“发热伴下腹疼痛4日”于2011年1月20日收入我院妇科病区住院治疗。入院时症见:发热微恶寒,下腹部疼痛,腰酸,心慌,纳眠可,大便日一次,粘滞不爽,小便可。 体格检查:T:38.0℃,心肺查体均未见特殊异常。妇科专科检查:子宫右方可触及一包块,边界欠清,压痛明显 。 辅助检查:血分析(1月20日)WBC:10.81×109/L, N:77.4%,HGB:100g/L。 西医诊断:盆腔炎 入院后给予头孢美唑、甲硝唑静滴抗感染,1月30日行子宫附件等妇科专科手术。术后次日再次出现发热并加重,体温最高39 ℃,复查血分析:白细胞:10.43×109/L,N:86.4%,继续抗感染治疗,经调整抗生素、退热、平衡水电解质等治疗后,患者仍发热反复。后因患者及家属要求,于2月12日转入我科住院治疗。 6:30pm转入,症见:发热以午后明显,体温升高前微感恶寒,疲倦乏力,懒言,夜间盗汗,纳差,大便质溏,小便色稍黄,夜眠欠安,舌红,苔黄腻,脉细数。 中医诊断:湿温 辨证:湿热郁阻少阳 方药:蒿芩清胆汤合小柴胡汤加减 青蒿10(后下) 黄芩15 ??法夏10?? 茯苓20 石菖蒲10 甘草6 陈皮10?? 竹茹10 佩兰10? 柴胡10?? 党参10?? 黑枣10? 绵茵陈30?枳实10?? 广藿香10 每日两剂。停用抗生素。 二诊(2月18日):服上中药汤剂后发热逐渐减退,大便较前转成形,小便转清,但仍全身乏力,胃纳不佳,夜间盗汗明显,舌红,苔仍黄腻,与前舌苔相比未见减少,脉沉细。 辨证仍考虑湿热困阻,气机不畅。 方药:茵陈五苓散合升降散加减 茵陈30?? 茯苓20?? 泽泻15?? 猪苓15? 法夏10?? 白术10?? 秦艽15?? 威灵仙15 蝉蜕15 滑石15 僵蚕10?? 大黄5 藿香10 厚朴10 甘草5 服上药后第二天即可见舌苔有所消退,5剂后胃纳逐渐转佳,全身乏力改善,夜间盗汗明显减少,体温正常,遂于2月23日出院,出院后门诊随诊,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蒿芩清胆汤 出自《重订通俗伤寒论》“蒿芩清胆汤,和解胆经法,俞氏经验方……” 组成:青蒿脑钱半至二钱,黄芩钱半至三钱,陈皮钱半,仙半夏钱半,赤茯苓三钱,赤茯苓三钱,碧玉散三钱,生枳壳钱半,淡竹茹三钱 适应证:寒热如疟,热重寒轻,口苦胸闷,吐酸苦水

文档评论(0)

叶勇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