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供热方式的比较选择与优化.ppt
四、采暖方式的选择与优化 1.已有小型热电联产的城市 对已经有10万千瓦及以下的热电联产机组城市,提高热电机组的高效运行时间,提高经济效益; 控制热电联产热化系数在0.5-0.6之间,增加调峰锅炉,禁止采用减温减压法调峰; 禁止采用高压蒸汽减温减压调峰; 对热源点附近地区采用乏汽加热循环水供热,提高总体热效率; 采暖负荷和工业负荷应逐步分开供应,不宜采用同一蒸汽管网供蒸汽; 采暖负荷应改为热水供热,不发展和逐步停止对单独夏季采暖用户的蒸汽应; 年需求小时在4000小时以上的工业负荷蒸汽供热,注意凝结水的回收; 在夏季减少发电效率低开机容量,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运行成本。 优化热电厂内各个环节,使总体最优,而不是局部最优。 禁止发展小型热电机组的热电冷联供 集中供冷有两种方式,一是供蒸汽,蒸汽驱动吸收式制冷机组;二是在热电厂采用吸收机组直接制冷,利用采暖管网向外供冷。 对第一种方式,由于制冷负荷小,而且不均匀行大,造成机组调峰量大,导致机组平均总热效率低,亏损严重。 吸收机组的能效比只有1.1-1.2,不如高效发电机组,采用电制冷节约能源。 第二种方式:空调水系统:送同样能量,冷冻水系统比热水系统泵耗大4-5倍 冷冻水系统供回水温差5℃,热水系统25℃或更高,流量大; 集中送冷,能量损失太大,20%以上,不经济,温度太高,不能满足除湿要求。 管网产生冷缩,与供热相反,对管网有损害。 2.新建热电联产的城市 对采暖面积超过500万平米的大中型城市,宜采暖热电联产与调峰锅炉房结合为主的集中采暖。 对新上热电联产机组,宜采用高压、超高压,发电功率20万千瓦以上的抽凝机组。在采暖季,发电效率宜大于25%;在非采暖季,热负荷很少,发电效率在30%左右,并注意乏汽废热的利用。 采暖负荷与工业负荷分开供应,采暖采用热水作热媒,工业采用蒸汽作热媒,注意凝结水的回收。 蒸汽管网供热半径3-5km,最多7km,热水管网一般不宜超过10km。 3、燃煤锅炉房 规模越大,可能的外网损失会越大,当供热规模大于200万平米以后,运行管理费用也不再随规模增加而降低。 但规模太小不利于清洁煤燃烧技术的应用和烟气净化,尤其当需要的锅炉小于20吨后,锅炉效率就会显著降低,排放量增加,这就成为供热规模的下限。 这样当采用循环流化床以实现清洁煤燃烧时,热网规模在150万-300万之间; 而采用多台链条炉时,除特殊的环境要求,需要锅炉房远离供热建筑,否则应控制规模在200万平米以内,不宜使规模过大,造成不必要的外网运行水泵电耗和热损失。 如果20吨锅炉对应于30万平米建筑,则此时集中供热系统的规模不宜小于40-50万平米 由于山东采暖负时间相对较断,20万以下的机组发电效率低,以采暖负荷为主,经济上不合适,宜在小城镇宜推广集中燃煤锅炉房,降低采暖成本。 供热方式的比较、选择与优化 主要内容 一、我国能源的基本现状 二、供热方式的比较 三、城市采暖有关问题的认识 四、采暖方式的优化选择 一、我国能源的基本现状 1. 能源开采情况 2006年:商品能源总量24.6亿吨标准煤,增长15%,其中煤炭21.13亿吨,原油产量1.84亿吨,进口1.63亿吨,占总量的47%,天然气产量585.5亿m3。 2007年:商品能源总量26.5亿吨标准煤,增长15%,其中煤炭21.13亿吨,原油产量1.84亿吨,进口1.83亿吨,占总量的50%,天然气产量693.1亿m3。 2. 存在问题能源供应总量不足,人均占有量很低 煤炭储量占世界储量量11%,人均煤炭储量仅为世界平均量的42.5%。 原油储量占世界储量的2.4%,人均石油储量仅为世界平均量的17.1% 。 天然气储量占世界储量的1.2%,人均天然气仅为世界平均量的13.2% 。 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不断加大;对外的依存度2003年为35%,2004年为45.2% 石油领域的竞争已经大大超过了一般商业范畴,由此石油安全成为重大课题。 (3)石油供应紧缺和能源安全问题突出 2000年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5倍,,比日本高8.7倍,比美国高2.5倍,比印度高认0.43倍 单位产品能源电力钢铁等8个行业产品单位能源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 (2)石油供应紧缺和能源安全问题突出 我国的能源消费中80%是原煤直接燃烧,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中国的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其中70%和90%是由燃煤产生的。 从我国面前的煤炭生产和消费来看,均难以适应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 (4)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更加突出 二.供热方式的比较 (一)供热方式分类 供热方式一般可分为: 城市集中供热 区域供热 楼宇式供热 分户供热 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