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催化剂聚酯合成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本论文合成了一种偏重于实践性和应用型的PET聚酯催化剂和PBT聚酯催 化剂。在直接酯化法合成聚酯的基础上,对比了自制催化剂与传统催化剂对酯化 反应聚合反应以及聚酯产品性能的影响。考察了自制催化剂在聚酯合成中对酯化 时间、聚合时间和切片性能等的影响,并对聚酯切片进行了常规性能(黏度、色 相、端羧基、二甘醇、四氢呋喃)和热性能的分析研究。通过对比研究评价了自 制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应用新型催化剂直接酯化法合成PET聚酯最佳的工艺条件:原料EG与PTA 摩尔比为1.4左右时为酯化反应的最优选择配比。酯化反应阶段的温度应控制在 235℃左右较为适宜。酯化反应阶段的压力应控制在0.22MPa较为适宜。聚合反 应的温度控制在280。C左右,最佳的聚合真空度为80Pa。在其他工艺条件相同的 情况下,钛系催化剂能更好地缩短酯化时间和聚合时间。在聚酯切片的性能方面 聚酯色相L值b值都优于锑系催化剂,制备的无重金属聚酯的热性能、结晶行为 与锑系聚酯差别不大,副反应明显减少。钛系催化剂用量为20—25mg/kg时,催 化活性最佳。 应用新型催化剂直接酯化法合成PBT聚酯最佳的工艺条件:原料BD与PTA 摩尔比为1.7左右时为酯化反应的最优选择配比。酯化反应阶段的温度应控制在 220。C一230。C左右在酯化反应阶段。催化剂TT不仅用量少,而且有效减少酯化时 间30%左右,与此同时四氢呋喃生成量降低25%。在聚合反应阶段,达到相同 的黏度和转速时,催化剂TT有效缩短聚合时间40%。在聚酯色相方面,催化剂 TT有效降低色相b值,提高色相L值,体现了其较高的选择性。 关键词:聚酯;酯化;缩聚;催化剂;评价 万方数据 Abstract Inthis noveloftitanium forthe ofPETand paper,a catalyst polycondensation PBTwas thebasisofdirectesterificationmethodfor of synthesized.On synthesis andself-madeonthe theeffectofthetraditional polyester,compared catalyst catalyst esterification and theeffectsof reaction,polymerizationpolyesterperformance.Study self-madeonesterification timeandslice performance. catalyst time,polymerization Atthesame hueDEG thermal time,thegeneralperformance(viscosityTHF)and were evaluateofthe and of selectivity propertiesresearched.Bycomparative activity

文档评论(0)

hblybd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