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蒙古沙尘天气边界层及气溶胶特征研究
摘要
本论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沙尘气溶胶观测资料以及中尺度模式MM5、
沙尘天气数值预报模式的数值模拟方法,对内蒙古中西部强和特强沙尘暴的气候
学特征、沙尘暴的主要影响系统的发生发展特点及与沙尘暴的关系、典型沙尘暴
过程中的地面大风特征和大气层结特征、地形对我国北方沙尘传输的影响、典型
沙尘暴过程中沙尘气溶胶的物理特征等进行了观测和模拟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
下:
(1)内蒙古中西部1957年至2006年强和特强沙尘暴过程多达213次,存在显
著的年代际和年际变化,与前相比,1996年至2006年内蒙古中西部局地
性强和特强沙尘暴次数明显增多,有四个沙尘暴多发中心,在锡林郭勒盟
苏尼特右旗形成一个新中心。
(2)导致内蒙古沙尘暴天气的地面天气系统可分为三种类型:爆发性蒙古气旋
型、持续性蒙古气旋型和持续性高压底部型。三种类型沙尘暴期间,地面
气象要素都呈现出气压上升、温度下降、大风迅速增强、能见度显著变小,
能见度与地面大风同步变化的特征,且都有混合层密切伴随始终。
(3)混合层是内蒙古中西部沙尘暴过程中的重要层结特征,三种类型沙尘暴期
间,混合层的高度可达700hpa及以上,主要因干旱环境下旺盛的地面加
热导致形成。沙尘暴发生前深厚混合层的形成有利于强干对流产生,沙尘
暴持续期间,混合层具有与沙尘暴密切伴随的趋势,另外,在特定地形条
件下,混合层能够被平流,并有益于沙尘暴的持续。
(4)蒙古气旋的形成源于地形影响下的斜压不稳定发展。阿尔泰一萨彦岭山地
对低层冷空气有阻滞作用,使蒙古气旋经历缓慢发展到剧烈爆发的演变。
(5)地形影响沙尘的传输方向和高度。我国北方地形加强了沙尘向南传输;同
时,地形使沙尘传输分为整体推进式和跨越式,源于蒙古国、内蒙古地区
的沙尘传输一般为整体推进式,产生于青藏高原的沙尘常形成跨越式传
输。
(6)沙尘TSP浓度和气溶胶光学厚度均与沙尘暴强度具有良好对应关系,内蒙
古中西部强沙尘暴TSP浓度最大达N52.153mg·m-3,为城市冬季人为污染
物浓度值的50倍以上,约为背景大气的500倍;普通强度沙尘天气发生时,
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是平时的4—5倍。
(7)朱日和地区沙尘暴和扬沙天气下的平均起沙率分别为6.0×
lO喝堙.m~.s一和4.14X10。8堙.m~.s一;摩擦速度一般都在lm/s的范围
内。n取l或2时,起沙率与W线性相关最好。
关键词:沙尘暴;内蒙古;混合层;数值模拟;沙尘气溶胶;起沙率
A ontheCharacteristicsof Planet
Study Atmospheric
andDustAerosolin WeatherProcess
Boundary Dusty
Layer
。Inner1nner
niailognoMMonl三olia
Abstract
Onthebasisof the researchstatusofsandstorm
systematicallyreviewingpresent
routine observationdataandaerosolobservationdata
research,usingmeteorological
aswellasnumericalsimulationofmesoscalemodelMM5andnumerical
prediction
modelforsanddust studie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吉林油田海坨子地区泉四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和沉积微相的研究.pdf
- 吉首苗语四音格词的研究___兼和吉首汉语四音格词比较.pdf
- 几种被子植物幼苗的发育解剖学的研究.pdf
- 几种聚硅烷组装关联模型的电子结构和行为研究.pdf
- 加筋间距对加筋挡土墙破坏模式及其临界高度的影响.pdf
- 加味四君子散和益母生化散对奶牛围产期疾病的预防作用和机制的研究.pdf
- 加味四物四藤汤不同工艺提取物防治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及其高尿酸血症的作用的研究.pdf
- 交联聚乙烯的实验的研究.pdf
- 交让木果实中虎皮楠生物碱研究.pdf
- 交通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中管道的受力分析模型的研究.pdf
- 内源性一氧化碳在硫化氢抗内毒素肺损伤中的作用及信号转导机制.pdf
- 南非世界杯亚洲队和四强队传球技术对比分析.pdf
- 南极深海底泥中性嗜盐菌Chromhalobacter+sp.NJS-2四氢嘧啶生物合成基因ectABC的克隆表达及其四氢嘧啶生物学功能初步的研究.pdf
- 农药及其超分子化合物构性关系的分子模拟的研究.pdf
- 农作物秸秆和煤流化床混烧的NO-%2cx-生成和排放的研究.pdf
- 喷射沉积铝合金致密化技术研究.pdf
- 偏压连拱隧道设计、施工技术和结构优化.pdf
- 偏振模色散和光纤拉曼放大器的研究.pdf
- 七氟烷对单肺通气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pdf
- 企业级Intranet多层计算和网络安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