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P基础技术培训课程(中文).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VOIP基础技术培训课程(中文).ppt

欢迎参加 net2phone VoIP (Voice over IP) 技术培训课程 课程概述 1. 电信发展史 2. 电路交换网 3. ISO 七层通讯协议 4. IP分组交换网络 5. 分组网络分析 电信发展史-操作控制 贝尔1876年2月14日申请电话专利 电话通过本地用户环连接到中心交换机 用户通过磁发电机给电话供电 接线员通过在操作面盘上插拔接头建立双方连接 电信发展史-机电交换 Almon Strowger 在1888年8月获得“步进制电话交换”专利 通过用户拨号识别被叫用户(431),通过用户所拨号码控制交换电路的连接 通过每个数字控制一级的方式,逐级连接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直到通过整个交换矩阵 1. 电信发展史-电路交换 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基于微处理器的电路交换系统 采用微处理器控制模拟交换矩阵,通过连接交叉矩阵实现链路建立 更快的交换速度,高可靠,易维护,低成本 中继间通过SS7信令连接到 CCS (公共信道信令) DTMF拨号技术的引入提高了连接速度 电信发展史-数字交换系统 网络中传输的语音数字化 话音信号被采样和量化 采用时分复用(TDM)机制同时传输多路话音 I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 基本速率接口(BRI), 2B+D 普通速率接口( PRI ), 23B+D or 30B+2D B信道, 64 Kbps 话音信道 D信道, 16或64 kbps信令信道 电信发展史-展望未来 负荷、分组报头和IP地址的压缩传送 IBM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CSMA/CA和令牌协议使网络性能得到提升 施乐公司的 CSMA/CD协议促进了以太网的发展并成为IEEE 802.1标准 IP 网络是在用于军事的分布式分组通讯网络( ARPNET )基础上发展起来 商业 IP LAN/WAN 迅速成长起来,以太网随处可见,数据业务已经逐渐超过语音业务 公司对数据业务的需求剧增 万维网的应用呈爆炸性增长 2. 电路交换网络-模拟电话 根据信号不同可分为以下模拟电话电路: 用户环路, 基本的FXS接口 基于中继或用户线连接 耳麦 中继设备分析音频/脉冲信号 话音和环路监控可用于其它的信令, 如服务请求, 告警, 号码显示,释放等. MIC的话音通过馈电调制成电流信号,解调后的信号被送到扬声器. 2. 电路交换网络--- PSTN、T1/E1、ISDN T1最初设计为局间的一级中继连接 E1 是和T1类似的欧洲标准 话音数字化: 按照Nyquist的8,000bps标准采样速率, 并按照8bit进行量化, 按照PCM编码. 话音编码 T1-U率, E1-A率. PCM信号复用组帧: T1 在1.544 MHz 24时隙 E1 在2.048 MHz 32时隙 2.电路交换网络-PSTN、T1/E1、ISDN 线性编码,双极性信号有助于消除直流分量和确保和时钟提取和信号同步 - AMI-信号交替变换 每个信号码均交替变换一次 用于E1/T1 HDB3-高密度双极性3型码 每3个0插入1个1,输出时根据1的奇偶个数 用于E1 2. 电路交换网络-PSTN、T1/E1、ISDN 按照帧的结构,需要区分时隙的开始和结束 D4, ESF 用于 T1 CRC4 NOCRC4用于 E1 T1 的帧定时作为Bit193被加到帧的结束 E1以时隙0作为一帧的起点 E1用时隙16作为信令 Simulate analog trunks Loop/Grd/EM R2 信令用于呼叫控制和服务 2. 电路交换网络-PSTN、T1/E1、ISDN ISDN PRI 使用T1/E1连接. ISDN 使用基于消息的信令 CCS (公共信道信令) 单独的分时时隙作为信令 T1: 时隙24, E1: 时隙16. 3. 七层通讯协议-ISO标准七层协议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开放互连模型-ISO标准七层协议 在2个或多个实体之间定义相对应的功能层 不同层之间的名称和功能如下: 7 应用层 交互式语音 (VoIP) 6 表示层 编解码 5 会话层 RTP,RTCP 4 传输层 TCP,UDP 3 网络层 IP 2 链路层 以太网 1 物理层 5类UTP 4. 分组网络-VoIP概念 VoIP 标准定义了每层消息和结构 OSI协议栈 用户应用按照从第七层协议到第一层协议的依次转换 接收端,数据是从第一层到第七层依次还原 常见VoIP标准: IEEE H.323 IETF SIP MGCP (Cable TV) Net2Phone 专有协议 4. 分组网络-链路层 定义物理链路的共享和接入 10/100M星型连接 LAN IEE

文档评论(0)

此项为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