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品藻与戏谑娱乐:唐代“题目”源流考.pdfVIP

人物品藻与戏谑娱乐:唐代“题目”源流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物品藻与戏谑娱乐:唐代“题目”源流考.pdf

人物品藻与戏谑娱乐 :唐代 “题 目”源流考 朱 红 内容提要 作为一种对人物的品鉴,题 目自东汉末开始,在魏晋时期尤为兴盛,可大致分 为比拟和短评两类,前者多以比喻形容风貌,后者多以短语鉴人德行。由于魏晋时期官员 选拔的九品中正制的结束,那类以资人才选拔的短评类题 目随之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 受到娱乐性影响的唐代题 目,其形式多取通俗 口语,流行于大众。唐代题 目现存材料多为 绰号性质短语,非为韵诗,也并不用于歌唱表演,因此有别于宴饮场合 中的嘲戏与合生等 其他俗文学。 关键词 题 目 品藻 娱乐 九品中正制 郑振铎在 《中国俗文学史》中指出: “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也就是大众 的文学。”这一说法,点明了俗文学的民间性①。近百年来,随着敦煌文书及相关文献的发掘利用,从 书面材料到口头表演,从文人创作到民间流传,通过诸多角度的研究,唐代文学已呈现出极为丰富、 生动的面貌。 诸体文学中,有一类被唐人称之为 “题 目”。对此, 《唐国史补》日: “初,诙谐 自贺知章,轻薄 自祖咏,颚语 自贺兰广、郑涉。近代咏字有萧听,寓言有李纡,隐语有张著,机警有李舟、张或,歇 后有姚岘、叔孙羽,讹语影带有李直方、独孤申叔,题 目人有曹著。”②这段文字指出了多种文体之各 自擅长者,从文意上看,诙谐、轻薄指的是一种行文语言的风格,而所谓咏字、寓言、歇后等又与文 字形式有关,其中的 “题 目人”,与诙谐、轻薄、咏字、歇后等并举,显然同样作为一种风格体裁或 者形式,而为李肇所提出。这些列举的文体,与传统概念中以诗、文等为代表的文人创作不同,其游 戏性与娱乐性显然更为突出。其中的 “题 目”,以往学界对其关注多与宋代合生等相关联③,而其形式 如何、渊源所 自及其变化脉络,还需加以细致梳理。有鉴于此,笔者拟从 “题 目”这一小众文学人 手,通过分析其形成过程中可能接受的各种因素影响,为唐代文学的多元性提供一例个案。 文献中唐代的 “题 目人’’ 上文所引 《唐国史补》中提及擅长 “题 目人”的有曹著。关于曹著长于题 目的说法,还见于 《酉 阳杂俎》:“世说曹著轻薄才,长于题 目人。尝目一达官为热鏊上猢狲,其实旧语也。 《朝野佥载》云: 魏‘光乘好题 目人。姚元之长大行急,谓之赶蛇鹳鹊。侍御史王旭短而黑丑,谓之烟熏水蛇。杨仲嗣躁 ① 郑振铎 《中国俗文学史》,东方出版社 1996年版,第 l页。关于中国俗文学的定义流变及相关学术史的梳理, 可参见陈平原主编 《现代学术史上的俗文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②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第6o页。 ③ 如王振良 《合生考论》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刘晓明 《合生与唐宋伎艺》 ( 《文学遗产》 2006年第2期)、尹占华 《唐国史补中的一段人物品评考》(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第2期)。 · 57 · 文学遗产 ·二。一四年第四期 率,谓之热鏊上猢狲。”①段成式意指曹著的题 目 “热鏊上猢狲”并非新创,此前的魏光乘就有过这样 的说法 。 这里涉及的魏光乘,据 《新唐书》记载其人曾于玄宗时任左清道率府长史②。在现存唐代文献中, 有他题 目人的多个例子: 唐兵部尚书姚元崇长大行急,魏光乘 目为 “赶蛇鹳鹊”。黄 门侍郎卢怀慎好视地,目为 “觑 鼠猫儿”。殿中丞姜皎肥而黑,目为 “饱椹母猪”。…… 目御史张孝嵩为 “小村方相”。目舍人杨 伸嗣为 “熟鏊上猢狲”……由是坐此品题朝士,自左拾遗贬新州新兴县尉。③ 从上文来看,魏光乘因为兵部尚书姚元崇个子高而走路快,所以称其作 “赶蛇鹳鹊”,还用 “觑 鼠猫 儿”形容总是低头看地的黄门侍郎,以 “饱椹母猪”的黑紫联想比喻肥而黑的殿中丞。将此类用语施 于众多朝廷官员的身上,显然大不恭敬,因此,由于题 目官员不当而触犯众怒,曾被唐玄宗评价为 “才雄 白凤,辩壮雄鸡”④ 的魏光乘甚至于影响到了仕途。 唐代这种对人评头论足的题 目,见于文献记载的,除此之外 ,还有张元一亦擅此道 :“周张元一腹 粗而腿短,项缩而眼跌,吉顼

文档评论(0)

ddw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