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大气污染问题在大气科学和环境科学领域正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中国东部经
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东亚地区乃至全球硫污染物的主要贡献源之一,
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在增加,种类也在改变。
本文从观测资料分析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分别研究了中国东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
大气污染月、季变化特征、区域一致性特征和典型天气条件下的硫化物的分布、收
支、输送等规律,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的内容
5
第一部分,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四个城市(南京、合肥、上海、杭州)2000.6~2001
期间的大气污染监测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三角洲地区四个城市全年
的首要污染物都为PM。大气质量最差的季节为春季,最好为夏季。3月是空气质
量最差的月份。内陆城市(南京,合肥)的大气质量明显差于沿海城市(上海);
(2)长江三角洲地区四个城市sO。平均浓度最大值出现在冬季,最小值出现的季节不
一;NO。平均浓度的最小值都出现在夏季,最大值出现的季节不一;PM,。最大值都
出现在春季,最小值都出现在夏季。(3)造成长江三角洲地区大范围污染的天气形势
有两大类,即弱高压中的均压场和鞍型场中的均压场。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性优良
大气质量的天气形势主要为大范围的降水和大风天气。(4)按季和年统计,每一城
市每两种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都比较好,比较而言,合肥相关性比其他城市差。春
季是污染物浓度之间相关性最差的季节。5.长江三角洲地区四个城市的大气污染物
浓度演变有其一致性,尤其是PM。。。也就是说,该地区非常有可能出现区域性污染。
对各个城市来说,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第二部分,中尺度气象模式MM5在微机上的运行和对一次中尺度暴雨过程的模拟。
模拟试验结果表明:MM5对中尺度暴雨结构和降水有较好的模拟能力,基本上能
再现当时的天气形势,能为污染模式提供较为真实的气象场。
第三部分,对东亚地区三维硫化物输送模式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发展和完善:对模式
中干沉降速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完善和改进,设计了模式的嵌套版本。利用完善和
发展后的模式系统地研究了典型天气(弱高压)条件下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性大气
模式底层硫化物的收支,及各种物理、化学过程对该地区对流层和近地层硫化物的
作用,计算了这次过程中,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硫化物的来源。结果表
明:(1)粗细网格模式都能较好地把握污染物浓度的演变趋势,对长江三角洲地区
的大气质量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嵌套版本的模式能模拟出污染物浓度的陡升现象;
模拟计算的硫酸盐的演变趋势与PM,。的演变趋势比较一致。(2)中国东部地区,地
面二氧化硫浓度分布都呈多中心分布,且高值中心与地面污染源高值中心基本一
Ⅲ
致,硫酸盐的分布则比较均匀,中心少而范围广,二者中心不重合。在1500米附
近的边界层顶,s02浓度分布同时受地面排放源和流场的影响,SO,3的浓度分布主要
受流场的控制,在4500米的中层,二者的中心比较接近,硫化物浓度的分布主要
受流场控制。(3)在长江三角洲的这次大气污染过程中,化学过程、千沉降过程与
平流输送都有助于形成高浓度so。。对模式底层污染物的收支研究表明,垂直扩散
过程是底层二氧化硫主要的汇机制,水平扩散可以忽略。(4)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各
省来说,空中硫含量,外地源的贡献超过本地源;从硫的沉降基来看,本地源的贡
献大。(5)从气象条件看,造成长江三角洲地区这次区域性大气污染过程的边界层
特征为:风小,低温,大气层结稳定,湍流发展不旺盛。
第四部分,利用完善和发展后的模式,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一次清洁型大气过程中东
亚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分布和演变过程进行了模拟,并详细分
17。E-1220E,290
析了该地区(1 N-33。N)对流层和模式底层硫化物的收支,及各种
物理、化学过程对该地区对流层和近地层硫化物的作用,计算了这次过程中,安徽、
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硫化物的去向,分析了在这种天气形势下南京和合肥硫化
物浓度廓线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大风、降水天气下该模式仍能较为准确地
模拟出地面污染物浓度的演变过程和量级;2造成本个例中长江三角洲地区二氧化
硫浓度偏低的原因是:降水造成二氧化硫的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