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豆异黄酮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doc
第4卷 第1期 中 国 食 品 学 报 Vol.4 No.1
2004年3月 Journal of Chinese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r.2004
大豆异黄酮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2) 大豆异黄酮的药理作用与保健功能
王江海 袁建平 刘 昕
(中山大学国家教育部食品工程研究中心 广州510275)
摘要 近年来,大豆对多种慢性疾病的预防作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大豆尤其是大豆胚轴富含对人类健康有益的多种植物雌激素,主要为染料木苷和大豆苷。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摄入富含大豆异黄酮饮食的人群,其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骨质疏松症和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较少摄入大豆异黄酮的人群。大量的近期研究结果证实,大豆异黄酮具有预防癌症、保护心血管和防止骨质疏松等多种生理活性。以大豆异黄酮为主要功效成分的天然功能性健康产品具有诱人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药理作用 保健功能
文章编号
1 大豆异黄酮的抗癌作用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乳腺癌等癌症在世界不同地区的发病率有很大差别[1~3],亚洲人群患乳腺癌的危险明显较低[3]。大量药理学研究及临床试验证明,大豆中富含的异黄酮可预防激素依赖型癌症及相关疾病[4]。作为植物雌激素的大豆异黄酮通过雌激素受体的作用,能抑制乳腺的增生与分化,达到预防乳腺癌发生的目的[5]。大豆异黄酮不仅不会刺激子宫内膜细胞的增生,还能抑制雌激素对乳房和子宫内膜细胞增生的刺激作用[1]。大豆异黄酮对初期的良性前列腺肥大、可能发生癌变的前列腺疾病或早期的前列腺癌有抑制和治疗作用[6],幷能有效抑制源于前列腺的副性腺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7],及对老鼠前列腺和精囊浸润癌有抑制作用[6]。大豆异黄酮通过对HER-2/neu基因的直接作用而能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8]。
仅在部分人群肠道内产生的大豆黄素代谢产物马雌酚,具有比染料木黄酮和大豆黄素更高的药理活性。研究表明,摄入大豆异黄酮幷能在体内产生马雌酚的人群,其乳腺癌的发病率会更低[9]。马雌酚的产生与低乳腺癌发病危险的关系表明,在能产生马雌酚者的体内,存在非常有益的激素分 布[10],证明马雌酚能参与雌激素的代谢过程,而雌激素的代谢对乳腺癌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卵巢分泌的雌二醇在体内可通过两条竞争性代谢途径,产生两种具有明显不同特性的代谢产物,一个是可降低乳腺癌发病危险的弱雌激素2-羟雌甾酮,另一个是可与雌激素受体形成共价键且具有遗传毒性的16?-羟雌甾酮。研究发现,马雌酚能影响雌二醇的代谢幷能提高代谢产物2-羟雌甾酮与16?-羟雌甾酮的比值,因而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病危险[11]。马雌酚通过影响内原激素的水平和雌激素的代谢过程,可显著减少与性激素相关癌症的发病危险[10,11]。此外,马雌酚对良性和恶性前列腺上皮细胞有直接的抗增生作用[12];
大豆异黄酮还具有与雌激素作用机理无关的抗癌活性,如抑制酪胺酸蛋白激酶、DNA局部异构酶和核糖核蛋白体S6激酶活性、抑制血管生成、抗氧化特性和诱导癌细胞分化等[13]。大豆异黄酮对可调节细胞多种活性的蛋白质酪胺酸激活酶具有抑制作用,通过其多效性分子机理反作用于细胞周期、细胞增殖、血管生成、细胞侵入、转移和雕亡过程,幷通过调节与细胞周期和雕亡稳态控制相关的基因,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2,6]。由于具有抑制蛋白质酪胺酸激活酶的活性,故大豆异黄酮能阻止骨肉瘤中对癌细胞增殖极为重要的葡糖胺聚糖和
-- 中 国 食 品 学 报 2004年第1期
蛋白多糖的合成幷呈量效关系[14]。此外,大豆异黄酮对细胞色素氧化酶CYP1A1的活性有抑制作用,能降低由CYP1A1引起的与环境毒性有关的氧化应激反应和致癌危险[15],特别是患肺癌的危险性。大豆异黄酮通过直接淬灭活性氧或间接抗炎而表现出明显的抗氧化活性,能显著抑制由紫外光照射所引起的氧化过程,幷能抑制皮肤中过氧化氢和丙醛的产生及表皮、肝脏、脑和脾脏中8-羟基-2’-脱氧鸟苷的生成,从而抑制紫外光的致癌作用[16]。大豆异黄酮能降低人体DNA的氧化损伤程度可能是异黄酮的防癌机理之一[17]。
2 大豆异黄酮调节血脂及保护心血管作用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于1999年10月就已正式将含大豆异黄酮的大豆蛋白推荐作为降低血中胆固醇浓度,以减少患冠心病危险的健康食品[4]。美国FDA建议,每天摄取25克大豆蛋白(约含0.2 %大豆异黄酮)能使血浆中LDL(低密度脂蛋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0-羟基喜树碱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超声微泡制备及工艺优化.doc
- 21例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doc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NGAL水平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关系.doc
-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CBS过表达对Aβ代谢及认知功能的影响.doc
- Calpain2调节自噬相关基因ATG7的表达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doc
- Effectofmaternalexposuretodibutylphthalateonproliferationanddifferentiationofneuralstemcellsfromneonataloffspringrats.doc
- Evaluateeffectsofminimallyinvasivetechniquesforevacuationofsmalltomediumhematomainpatientswithhypertensiveintracerebralhemorrhageinbasal….doc
- OSTA指数与体重指数对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预测效果评价.doc
- PracticeofContinuousQualityImprovementinclinicalteachingofinfectioncontrolinbloodpurificationcenter.doc
- ResearchonrelationshipbetweenleptinreceptorgeneGIn223Argpolymorphismandtype2diabetesmellitus.doc
- 多点监督与特征融合校准:目标检测算法的创新与突破.docx
- 南宁市门诊HIV_AIDS患者抑郁状况剖析与影响因素探究.docx
- 医疗过失犯罪中客观归责理论的精准适用与深度解析.docx
- 南宁市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ocx
- 清解瘀毒胶囊对脑出血大鼠血红蛋白毒性作用及机制探究.docx
- 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农村小学教师培训:现状、问题与突破路径.docx
- 泉州开发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基于区域经济与市场环境的分析.docx
- 能源利用效率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度耦合及中国战略抉择.docx
- 分布式信号波达方向 - 时延联合估计算法的深度剖析与创新探索.docx
-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精神传播的创新变革.docx
最近下载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含教学进度表).docx
- 体育文化概论..ppt VIP
- 架桥机安装、拆卸专项施工方案(30m).doc VIP
- 《体育概论》第七章体育文化.pdf VIP
- 大疆 DJI Mavic 3 行业系列 - 用户手册 v1.9.pdf
-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人员培训.pptx VIP
- 1.《大青树下的小学》课件(共20张PPT).pptx VIP
- 学堂在线 中医与诊断-学做自己的医生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正式版)H-Y-T 215-2017 近岸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价技术指南(正式版).docx VIP
- 2025年医学课件-常见继发性高血压诊治.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