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氢监控系统说明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制氢监控系统说明书

一、 概述 1.自控设计原则 本装置自动设计原则是根据工艺的操作条件设置检测,调节,报警,联锁及电气控制系统以保证制氢装置可靠,安全,高质量地运行,制氢装置的产品是氢气和氧气,操作压力是3.14MPa。氢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油类物质在高压纯氧里会自燃,制氢装置的电解液是腐蚀性较强的碱溶液,根据这些特点自控设计选用了具有防腐,防爆性能的仪表,对不具备防爆性能的仪表和电气设备都安装在现场相隔离的控制室内,对不具备防腐性能的仪表采用隔离措施,对与氧气相接触的仪表采取禁油措施,操作人员在控制室里就能方便地进行开、停车,监视制氢装置,了解运行机制、联锁点设置。 2.自控系统的构成 2.1下位机 下位机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制氢设备。PLC选用SCHNEIDER公司生产的UNITY系列PLC,系统主要的调节、控制、联锁保护功能均由它完成,因而保证了系统的高可靠性。 2.2上位机 上位机监控下位机的运行。上位机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2000中文版,监控软件采用IFIX软件。监控系统软件部分主要是上位机的人机交互界面,通过各个不同的画面,可使运行人员直观的监视各类系统参数,手动干预各调节参数和控制参数。 2.3通讯 下位机与就地监控上位机之间是通过网卡(10/100M)进行通讯的。 本说明书只对人机交互界面的使用进行说明,关于PLC、微机、网卡等硬件方面的使用请参考相关硬件使用说明书,自控系统原理图见热工、电气安装图册。 3.自控参数见下表: 序号 参数名称 调节范围 检测点 联锁点设置 上限报警 下限报警 1 槽压(MPa) 0—3.14 3.40 2 氢管压力(MPa) 0—2..94 3 液位差(mm) -5~+5 4 氧液位(mm) 500~600 500 620 600 520 5 水箱液位(mm) 400~700 350 6 氢液位(mm) 500~600 500 620 600 520 7 循环碱温(℃) 60~70 8 碱液循环量(L/h) 400~900 350 400 9 氧槽温(℃) <75 85 80 10 氢槽温(℃) <75 85 80 11 气源压力(MPa) 0.3~0.7 0.2 0.3 12 氢气纯度 ≥99.8 99.5 13 氧气纯度 ≥99.2 98.5 14 供氢母管压力(MPa) 0.8~1.0 1.0 0.8 15 漏氢量(%) 0.2~1.0 1.2 16 再生温度A(℃) 180~250 17 再生温度B(℃) 180~250 18 整流柜电压(V) 68~72 19 整流柜电流(A) 740 4.自控系统硬件构成 PLC是制氢装置自控系统的核心硬件、PLC除了包括电源、CPU之外还包括模拟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数字量输入模块、数字量输出模块以及模板所需的外部提供24V直流仪表电源。 4.1 模拟量输入模块 模拟量输入模块采用2块16通道140ACI04000模块,光电隔离,均为电流信号输入。它与外部连接信号见下表: AI1: 变量名 通 道 号(端子号) 输入范围 氧槽压力 1(1-2) 4—20mA 氧液位 2(3-4) 4—20mA 氢液位 3(5-6) 4—20mA 碱流量 4(7-8) 4—20mA 氢气压力 5(11-12) 4—20mA 氢气湿度 6(13-14) 4—20mA 水箱液位 7(15-16) 4—20mA 电解间氢浓度1 8(17-18) 4—20mA 电解间氢浓度2 9(21-22) 4—20mA 闭冷水箱液位 10(23-24) 4—20mA 整流柜电流 11(25-26) 4—20mA 整流柜电压 12(27-28) 4—20mA 1#氢罐压力 13(31-32) 4—20mA 2#氢罐压力 14(33-34) 4—20mA 3#氢罐压力 15(35-36) 4—20mA AI2: 变量名 通 道 号(端子号) 输入范围 氧槽温 1(1-2) 4—20mA 氢槽温 2(3-4) 4—20mA 循环碱温 3(5-6) 4—20mA 吸附器A温 4(7-8) 4—20mA 吸附器B温 5(11-12) 4—20mA 4#氢罐压力 6(13-14) 4—20mA 5#氢罐压力 7(15-16) 4—20mA 1#补氢压力 8(17-18) 4—20mA 2#补氢压力 9(21-22) 4—20mA 电解间氢浓度3 10(23-24) 4—20mA 电解间氢浓度4

文档评论(0)

hao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