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戈尔巴乔夫现象的历史诠释_再析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kdh
2009 年第 4 期 俄 罗 斯 研 究 No. 4, Aug. 2009
总第 158 期 Russian Studies Gen. No. 158
苏联·苏共
戈尔巴乔夫现象的历史诠释
——再析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
∗
朱秀芳
————————————————————————————————————
【内容提要】苏联解体之后,学界围绕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功过的争论一直存在。
一般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以及公开性、民主化、构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等理论观点的提出,扰乱了苏联原有的主流意识形态,瓦解了共产党队伍,在此理
论指导下提出的急于求成的改革,造成了苏联的最终解体。但事实远没有这样简单,
戈尔巴乔夫现象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肥沃的生长土壤。本文试图从历史角
度来诠释这一现象,揭示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现象 苏联解体 历史诠释
【中图分类号】K512.6 【文章标识】A 【文章编号】1009-721X(2009)04-0121-(16)
————————————————————————————————————
迄今为止,苏联解体已过去整整十八个年头了,但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谁应
该为苏联解体承担责任的争论仍不绝于耳,有关戈尔巴乔夫功过的争论也仍在继续。
时至今日,戈尔巴乔夫在西方依然口碑甚佳,通常认为结束冷战的功劳非他莫属。
而在俄国国内,对他的指责声至今未停息,大多数俄罗斯人仍然把他视为瓦解苏联
的罪魁祸首。在中国,戈尔巴乔夫更是遭到了口诛笔伐,很多学者把苏联解体的责
任归咎于其脱离实际、又急于求成的改革。
其实,在政治层面,戈尔巴乔夫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个人,从某种意义上说,
他是一代人的代表。本文所说的戈尔巴乔夫现象指的就是这一代人的思维及行为模
式所呈现出来的情景。恩格斯说过,历史现象是“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的合力的
∗ 朱秀芳,浙江教育学院副教授,历史学硕士,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 121 -
①
产物。 戈尔巴乔夫现象就是许多力量综合作用的产物。如果说戈尔巴乔夫现象是个
谜的话,那么“解开这个谜的钥匙在过去的改革年代之外。”②瓦季姆·阿列克谢耶
维奇·佩切涅夫的话对于我们理解和分析戈尔巴乔夫现象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出现
戈尔巴乔夫现象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一个具有深刻社会和历史根源的现象,把它放
在苏联历史的长时段里通盘加以考察,对于厘清事情的本源大有裨益。
一
戈尔巴乔夫的上台是历史的选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也是社会的需要。对此,
戈尔巴乔夫自己也深信不疑。作为苏联历史上真正的第四代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于
1985 年 3 月 11 日接替去世的契尔年科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不久又兼任国防会议主
席,当选为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之所以说戈尔巴乔夫的上台是苏联历史的选择,
是因为此前老人政治的弊端已充分暴露,“老人政治”已成苏联的严重危机之一。勃
列日涅夫执政 18 年,直到老死任上,他的前后两位继任者虽任期不长,仍是旧戏重
演。老人执政,又集党、政、军权于一身,全国之命运系于斯,达 20 年之久。
接二连三最高领导人老死任上之后,不能不警醒全党:必须从年轻者中遴选最
高领导人。当时,苏共政治局委员的平均年龄是 70 岁,60 岁以下者唯有戈尔巴乔夫
一人。老化的苏联官僚机器急需注入新的活力。在这样的局面下,年富力强的戈尔
巴乔夫被推举出来,并非偶然。几年后,戈尔巴乔夫描述他当时的心情说:“这一切
颇具象征意义。那个体制本身濒临死亡,那个凝滞的老人血液已经不再具有生命力。
我了解赋予我的是什么样的责任重担,这对我乃是最大的精神负担。”③ “实际上,
在我被推到苏共中央总书记的位子上时,就已注定我别无选择,因为整个国家正期
④
待‘改革’的到来。” 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