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歌剧《赵氏孤儿》的艺术特征分析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9张表
许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赵文阁 学号 1302100224 所在院 音乐舞蹈学院 专业 音乐学 指导教师 翟静 职称 副教授 任务下达时间 2013.11.15 论文题目 歌剧《赵氏孤儿》的 艺术特征分析 毕业论文(设计)
第一阶段:2013年11月-12月上旬 论文选题及资料搜集
第二阶段:2013年12月中下旬 开题报告
第三阶段:2014年3月中下旬 论文初稿
第四阶段:2014年3月中旬-4月下旬 论文二稿
第五阶段:2014年4月下旬 论文定稿 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及应完成的成果形式毕业论文(设计)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2】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音乐研究文选【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3】3李晓贰.民族声乐演唱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4】邱雅州.中国歌剧声乐艺术的理论探索与实践【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2009.
【5】张韵青.歌剧音乐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易秒英.中国民族歌剧主题歌研究【M】北京.解放军艺术学院出版社,.2009.
【7】居其宏.歌剧的情绪结构与戏剧结构【J】.人民音乐,2002,(1):
【8】周传明.浅析中国民族歌剧的题材和音乐艺术特点【J】.天津音乐学院学2002.(3):
【9】张觅.“用西化中”中国歌剧自我品质确立的途径【J】.文艺评论,1997(1):
【10】周稽.全面发展音乐戏剧艺术之管见【J】.人民音乐,2001,(11):
【11】刘爱珍.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方向的回顾与思考【J】.戏剧艺术,1990,(4)46-47.
【12】燕客,彭丽媛.唯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J】.中国戏剧,1993,(2):110-115.
【13】居其宏.我国当代歌剧的历史与现状【J】.中国音乐学,1991,(2):
【14】李学勤主编.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5】刘厚琴.论儒学与两汉复仇之风【J】.齐鲁学刊,1994,(2).
【16】李学勤主编.孟子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7】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8】王立.孔子与先秦儒家复仇观初探【J】.山西大学学报,1995,(2).
指导教师签名: 教研室主任签名: 学院主管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许昌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赵文阁 学号 1302100224 所在学院 音乐学院 专业 音乐学院 指导教师 翟 静 职称 副教授 论文题目 歌剧《赵氏孤儿》的艺术特征分析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由邹静之编剧、雷蕾作曲的大型原创歌剧《赵氏孤儿》自2010年在国家大剧院首演以来,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歌剧本身对于中国传统道德信义的表现,以古喻今,彰显出了独特的文化魅力。整部歌剧的文本和音乐方面的创作,一方面吸纳了现当代西洋歌剧音乐创作的技巧和理念,同时兼具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特色,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美感。整部歌剧洋溢着崭新的艺术姿态,堪称中国现当代原创歌剧艺术的一个标杆式作品。本文将简单通过对歌剧《赵氏孤儿》的历史文化价值入手,通过分析其文本和音乐价值,并通过对歌剧著名唱段《摇篮曲》的细致分析,从侧面探讨歌剧《赵氏孤儿》的艺术特征,以期能够对民族歌剧的发展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以此指导我们的艺术实践。
二、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研究的动态
歌剧《赵氏孤儿》是国家大剧院于2010年6月推出的一部原创自制歌剧。《赵氏孤儿》作为中国戏剧史上的传世经典,被各种舞台艺术形式演绎,然而被改编成歌剧还是第一次。在此之前有话剧版,戏剧版,电影版,电视剧版……关于对《赵氏孤儿》的研究,大多数也是这几种版本以及文学方面的研究。如袁子茵写的《当代赵氏孤儿的抉择——浅谈两台话剧赵氏孤儿》;王国娇写的《浅论元杂剧赵氏孤儿的戏剧冲突;廖小勤写的《解读电影赵氏孤儿中的悲剧元素》;焦素娥写的《历史故事的现代演绎——电视剧赵氏孤儿的叙事视角与艺术价值》;白晶玉写的《比较文学视域下的赵氏孤儿解读》等。
《赵氏孤儿》虽然有多种版本,但被改编成歌剧还是第一次。乐评人,新闻媒体等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歌剧版的《赵氏孤儿》进行了点评,如邹红写的《诗与乐谐——歌剧赵氏孤儿观后感》,从编剧语言念白方面对《赵氏孤儿》进行了阐述,于睿写的《浅析赵氏孤儿的灯光设计》从舞美,灯光方面对《赵氏孤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