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_对流传热的理论基础与工程计算
液体受热时 液体被冷却时 气体被加热时 气体被冷却时 对液体 引入修正系数ct来考虑不均匀物性场对换热的影响 (2)入口段效应 入口段的传热系数较高。对于通常的工业设备中的尖角入口,有以下入口效应修正系数 (3)螺旋管 螺旋管强化了换热效果 螺旋管修正系数: 对于气体 对于液体 2 齐德-泰特(Sieder-Tate)公式 定性温度为流体平均温度tf ηw由壁温tw确定 实验验证范围为 3 格尼林斯基(Gnielinski)公式 实验验证范围为 迄今为止精度最高 ——90%的实验数据与关联式的最大误差在±20% ——大部分在±10% 上述准则方程的可应用于非圆形截面槽道 用当量直径作为特征尺度应用到上述准则方程 Ac槽道的流动截面积, P 为湿周长 三 管内层流换热关联式 1 层流充分发展的对流传热 恒壁温条件下:Nuf=3.66 恒热流条件下:Nuf=4.36 适用条件: ——层流、充分发展、圆管内、常物性 2 考虑入口段时的层流对流传热 既包含入口段、又包括充分发展段的层流对流传热,可采用如下公式: 定性温度为流体平均温度tf,ηw按壁温Tw确定 (1)齐德-泰特(Sieder-Tate)公式 实验验证范围为: (2) Hausen公式 可用于热入口段或混合段的层流对流传热 四 过渡区强迫对流传热的计算 过渡区:由于流动的不稳定性,与层流和湍流相比,很难找到既简便又精确的计算公式 在工程设计上从系统可靠性而言,如果有可能也往往避开过渡区 过渡区的对流传热计算,可以考虑Hausen推荐的公式 公式适用范围:2200Ref6000 五 管内强迫对流传热的强化 强化传热是对流传热(传热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和方向 管内强迫对流传热公式的统一形式 式中,C是与流体性质有关的系数 由此公式可以分析强化传热的途径 1 提高流速 2 采用小管径 3 采用弯管或螺旋管 4 利用短管 5 采用性能更好的流体 6 干扰层流底层 六 计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典型问题 ——计算表面传热系数 ——计算对流传热面积或管长:关键仍然是计算表面传热系数 ——计算流体进、出口温度。此时表面传热系数未必给定 2 计算步骤 (1)确定特征温度,查取物性 (2)计算雷诺数、判断流态。因为实验关联式都是按流态给出的 (3)选择恰当地实验关联式,进行计算 (4)其他的计算:计算换热量、加热长度、流量等 (5)必要的校核:长度校核、流态的校核等 3 注意的问题 (1)判断问题的性质 这是正确求解对流传热问题的关键。流体有无发生相变?是自然对流还是强制对流?内部流动还是外部流动?流态是层流还是湍流? (2)选择正确的实验关联式 切忌张冠李戴,特别注意公式的适用范围,切不可随意外推 (3)注意特征参数量(即特征流速,特征长度,定性温度)的选取 尤其是对不同的问题而言,其特征长度和定性温度常常容易搞混,计算具体实际问题时务必按照公式所规定的选取,不能凭主观随意选取。 (4)必要的校核 管长的校核、温差的校核。如果公式中已出现了相关参数,则不必进行 (5)迭代法的应用 对管内流动,若流速或直径未知,则Re数未知,因而事先无法判断流态是层流还是湍流,此时可先假定某种流态,计算结束前再加以校核 §5-7 自然对流传热 一 概述 定义:没有泵和风机等外力的推动,由流体自身温度场的不均匀所引起的流动和换热现象,称为自然对流传热 最常见:重力场中发生的自然对流传热:温度差-密度差-浮升力 特点:自然对流传热不消耗动力,在工业上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应用: ——没有通风设备的室内暖气片与周围空气间的换热 ——冰箱后面蛇形管散热片的散热 ——不安装风扇等的电器设备元器件的散热 自然对流传热的研究目标:确定表面传热系数 二 自然对流传热的数学描述 自然对流传热数学描述的推导原理、方法和过程与受迫对流过程相同 数学描述的内容也相同,但具体表达式上略有差异 (1)换热微分方程式 (2)能量微分方程式 (3)动量微分方程式 (4)连续性方程 幂函数的优点: ——可以很好地拟合数据 ——在双对数坐标图中,幂函数曲线是直线 缺点: ——适用范围狭窄 式中,c、n及m为待定常数,由实验加以确定 确定方法:多元线性回归、最小二乘法、图解法等 以幂函数为例,说明图解法的做法: 首先保持Pr数不变,改变Re数,得到相应的Nu数;将其在双对数坐标上作图,得到曲线Ⅰ 改变Pr数,重复实验,得到一组Re-Nu数,再作图,得到曲线Ⅱ 类似地,得到曲线Ⅲ、Ⅳ 曲线斜率就是Re数中的指数n 为更准确起见,取四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超市网上购物系统.pdf VIP
- 2025年护理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docx VIP
- 仓储管理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及答案.pdf VIP
- 词汇导图语境助记Unit-4-Stage-And-Screen.ppt VIP
- 八氟环丁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docx VIP
- 2024年最新医院财务科招聘考试题目含答案.doc VIP
- 大单元视域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与实施.pptx VIP
- 第2讲 Silvaco TCAD 工艺仿真.pdf
- 如何制作吸引人的课件:技巧与步骤.ppt VIP
- T∕CAMET 11001.1-2019 智慧城市轨道交通 信息技术架构及网络安全规范 第1部分:总体需求.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