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船用柴油机振动噪声控制与排放
ξ3.2 螺旋桨振动控制 一、改善伴流 1. 尾部设计 根据船模试验, 单桨船U型尾的轴 向伴流较V型尾均 匀。 球型尾和开 式尾间隙大 ,伴 流变化小 ,脉动 压力小 ,推力系 数较高。 用尾垂线前0.1L(L为船长)处的船体横剖面的形状参数τ=a/b来判别U型和V型,它表示船体剖面在水线处的斜率。 U型尾可明显改善伴流; 单桨船采用U型尾或球型尾; 双桨船采用V型尾。 2. 装尾鳍 V型与U型的差别仅在于缺少阴影部分, 以两个三角形构架充实该部分也能起到上 述特征的作用,实现由V向U的转化。恰当 设计这种构架在横向和纵向的形状和尺寸 ,便是所谓的导流鳍。 导流鳍:起整流作用,使伴流场均匀; 水滴型导流帽(舵上):改善螺旋桨去流的不均匀性; 3. 控制去倒角 去流角是船体纵剖面与后体水线之间的夹角,增加去流角会导致平均伴流和船舶阻力增高,从而使螺旋桨的载荷加大。 单桨船去流角200。否则,在水流与船体间形成死水区。 二、改进螺旋桨设计 1. 叶片数 叶片数↑,→表面力↓ →推进效率↓ →引起高频激励 2. 侧斜螺旋桨 大侧斜螺旋桨可以减小螺旋桨轴承力和表面力。 (1)MAU型四叶标 准桨 (2)侧斜角为60° 的侧斜桨 (3)侧斜角为90° 的侧斜桨 3. 卸载螺旋桨 适当减小桨叶梢部和毂部的载荷,即采用卸载螺旋桨,可以有效地减小螺旋桨激励力。 采用某些形式的特种螺旋桨,如导管螺旋桨,对转螺旋桨、串列螺旋桨也起一定的减振作用。喷水推进可提高桨盘面伴流的均匀度,与同类船型相比,尾振较小。串列螺旋桨则可解决激励,从而减小船体的振动,实船测试也证明其减振效果良好。 三、减小激励传递 1. 调整间隙 间隙↑,→表面力↓ 安源号海船: 东方红52长江客轮: 长江3003推船: 最小间隙建议α=0.12D、b=0.20D、 c=0.14D、d=0.40D。不满足船规要求, 船尾振动就增大。 2. 设置避振穴 利用橡皮膜及空气室吸收螺旋桨传来的脉冲压力,减少激励; 或设凹穴,填以海绵、橡胶。 通常取开孔面积为D×D, 其中纵向开孔尺寸不要小于0.7D。 避振穴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橡皮 膜及空气室吸收螺旋桨传来 的脉 动压力,以减小对船体的激励。 在螺旋桨上方船壳板上设凹穴 ,填以海绵、橡胶等弹性物 ,其 外表可与船壳构成一 光顺曲面或 略向内凹(也称钟形避振穴)以增加梢隙。 ξ3.3 设备隔振 在振源与结构之间装设减振装置,减少振动传递。 一. 隔振器类型 1. 橡胶隔振器 橡胶隔振器可用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其特点是结构简单、三向刚度可通过结构予以调整,但对环境要求高、寿命有限。 2. 橡胶隔振垫 橡胶隔振垫是一种表面有不同凸起的橡胶板,具有弹性,故有隔振功能。 结构简单,对环境要求高; 使用温度范围是-5~50 0C 3. 金属弹簧隔振器 不受温度影响,适用温度范围宽, 对环境影响不敏感,寿命长。 较低的固有频率,但阻尼小; 4. 钢丝网隔振器 一组特殊压制的钢丝网;其阻尼是由于隔振器变形时在钢丝之间产生摩擦形成的,具有库仑阻尼性质,使共振响应降低。 5. 钢丝绳隔振器 是一种新型的纯金属隔振器。弹簧元件用不锈钢钢丝绳绕成,绳圈的上下两面用夹板夹住,夹板就作为隔振器上下的安装平面,具有库仑性质。 6. 隔振吊架 吊架可用金属作弹性元件,也 可用橡胶或钢丝网垫作阻尼元件。 在管路和船体结构之间应用隔 振吊架联接 ,对于高温介质的管 路应选用金属型吊架。 课后作业: 1.五缸四冲程柴油机一阶、二阶往复惯性力及往复惯性力矩的计算。1-2-4-5-32.柴油机振动控制的主要手段?3.螺旋桨振动控制的主要手段? 第五章 噪声及控制理论 ξ5.1声波与声场 声波: 声源的机械振动通过周围介质向四周由近及远的传播。 按波阵面的形状不同可将声波分为平面波、球面波和柱面波等。 空气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波动形式。 固体声或结构声: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波动形式。 水声:声音在液体中传播的波动形式。 1. 频率 发声体每秒振动的次数,?——Hz 物体每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T——sec 2. 波长 声波在一个周期中传播的距离,λ——m。 3. 声速 声波每秒钟传播的距离,c——m/s 4. 声压 有声波时介质中的压强超过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