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文题目:“三下条带开采局部化灾害监测基础研究
专 业:矿业工程
博士生:卫晓君 (签名) 二磋鲨虚
指导教师:石平五 (签名)
摘要
岩石的局部化变形是岩土材料变形失稳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致灾前兆。在开采扰动作
用下,其局部化变形直接导致了岩石整体强度的降低,使工程岩体的承载能力下降。准
确预测局部化失稳是实现安全开采的关键技术之一。要从本质上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就
需要研究开采扰动区围岩和煤柱局部化破坏规律以及开采引起的局部化失稳与发展过
程;利用先进监测方法,合理确定局部化失稳的多元指标信息,寻找条带开采局部化灾
害预报与控制方法,这是煤炭安全开采中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本论文基于理论
分析、煤柱体介质的物理力学性态声发射测试、物理相似模拟、三维数值模拟、现场监
测等方法和手段,系统分析了由于局部自然和技术条件发生异常性的变化而导致局部化
灾害,建立了监测体系,指导了生产实践,保证了安全开采。
(1)现场工程调查表明,典型矿区条带开采区域煤层的赋存环境与顶板结构存在
空间变异性。自然或工程的某些条件的局部变化可能导致保护工程的局部区域变形、局
部位置强度劣化诱发工程失稳进而演化为灾害。
(2)利用煤岩局部化损伤与破裂声发射实验,分析了煤样在不同加载与破裂阶段
声发射特征统计规律。同时完成了黄土的物理指标与湿陷特征参数实验以及固结不排水
条件下的三轴实验,得出了黄土物理指标统计规律,进一步揭示了岩(土)体具有局部
化失稳并导致局部性灾害的可能性。
(3)通过物理相似模拟和数值计算,深入分析了煤柱局部化变形导致局部区域破
坏过程及演化规律。研究表明,由于个别缺陷煤柱的破坏,而导致的局部化灾害过程主
要包括3个阶段,即缺陷煤柱的破坏阶段、煤柱破坏发展阶段和局部区域突发塌陷阶段。
随着煤柱破坏发展,当冒落发展到基岩厚度不足以承担松散覆盖层重量时,在松散覆盖
层作用下发生切顶灾害。地表和第四系水体破坏,就会造成矿井水灾。同时,相似材料
模拟实验表明,由于存在个别的“缺陷煤柱”,造成应变软化导致局部化灾害的演化过程,
可以认识到一些相关的关键技术问题。及早发现“缺陷煤柱”是防止局部化灾害的首要任
务;层状围岩体的构成特征,是判断煤柱破坏发展阶段冒落高度的基础;顶板覆盖层含
水体赋存层位及富水性,是判断煤柱破坏发展阶段是否发生水灾的依据;控制局部化灾
害是优化条带开采设计的技术基础之一;松散层厚度决定局部化灾害的突发性阶段。
(4)深入分析了条带开采局部化诱发灾害监测的基本内涵以及可监测性,系统地
阐述了各个指标信息的监测与信息获取方法,构建了条带开采局部化灾害监测系统。
(5)基于条带开采的煤柱局部化变形规律的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和三维有限差分数
值计算,综合对比分析了围岩变形规律,覆岩与煤柱强度劣化特征,确定了合理的条带
开采方案及其相关参数。
(6)利用煤柱局部化松动变形与失稳范围的声波检测方法,定量确定了现场煤柱
稳定参数范围。同时对现场地表变形进行监测与分析,为工程防灾减灾预警信息识别提
供了可靠依据,最终确保了安全开采。
本研究对同类矿区的安全开采具有积极有效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变形局部化;物理相似模拟;数值计算;煤柱稳定性;声发射;
灾害监测;条带开采
研究类型:应用研究
:FundamentalResearchonLocaIizationHazard Due
Subject Monitoring
to
Three—underground
1’ripMining
Mineral
:Dept.of
Specialty Engineering
Name:Wei
Xiaojun
Instructor:Shi
Pingwu (signatur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心岛顺作和周边环板逆作相结合”深基坑工程的设计理论和应用.pdf
- 1P65F发动机进气道流动特性研析.pdf
- 2%2b2MW电机试验电源系统的热控设计和结构优化 (NXPowerLite).pdf
- 2D%2f3D多震相菲涅耳体射线同时反演成像方法技术的研究.pdf
- 2μm和3μm波段光纤激光器的理论和实验的研究.pdf
- 3D打印喷头的温度分析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pdf
- 4WS和DYC联合控制车辆的操纵稳定性的研究.pdf
- 600MW电站燃煤锅炉SCR烟气脱硝系统设计的研究.pdf
- AREM中尺度暴雨模式及陆面、边界层方案的数值模拟的研究.pdf
-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 】审计案例研究判断题与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