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_T288-2014罗非鱼病害防治技术规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65.150 B52 备案号: 43185-2014 DB 46 海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6/ T 288—2014 罗非鱼病害防治技术规范 Standard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for tilapia disease (报批稿) 2014 - 07 - 08 发布 2014 - 08 - 01 实施 海 南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DB46/T 288—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可小丽、王德强、卢迈新、刘志刚、佟延南、高风英、李芳远、朱华平、曹建 萌。 I DB46/T 288—2014 罗非鱼病害防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养殖罗非鱼的病害预防、病害诊断和常见罗非鱼疾病及其治疗。 本标准适用于罗非鱼病害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8652 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检验方法 NY/T 755 绿色食品 渔药使用准则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鱼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 1008 池塘常规培育鱼苗鱼种技术规范 SC/T 1025 尼罗罗非鱼配合饲料营养标准 SC/T 7014 水生动物检疫实验技术规范 SC/T 7103 水生动物产地检疫采样技术规范 SC/T 7201.1 鱼类细菌病检疫技术规程 第 1 部分:通用技术 SC/T 7201.2 鱼类细菌病检疫技术规程 第 2 部分:柱状嗜纤维菌烂鳃病诊断方法 SC/T 7201.3 鱼类细菌病检疫技术规程 第 3 部分:嗜水气单胞菌及豚鼠气单胞菌肠炎病诊断方法 SC/T 7201.4 鱼类细菌病检疫技术规程 第 4 部分:荧光假单胞菌赤皮病诊断方法 SC/T 7201.5 鱼类细菌病检疫技术规程 第 5 部分:白皮假单胞菌白皮病诊断方法 DB46/T 280 罗非鱼链球菌病检测技术规程 3 病害预防 3.1 一般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病害预防药物的使用应符合NY 5071的要求。 3.2 预防措施 3.2.1 池塘的整治、改造与消毒 放养鱼苗、鱼种前应对池塘进行整治、改造和消毒。方法及药物用量按SC/T 1008的规定执行。 1 DB46/T 288—2014 3.2.2 苗种 放养经检疫的健康苗种,检疫标准依据SC/T 7103的规定执行。 3.2.3 苗种运输 苗种运输时要根据苗种规格、水温及运输时间,选用专业的运输工具及合适的装运密度,充氧量以 鱼体不在边角集群浮头为宜,运输水温 20 ℃为宜。温度高、运输时间长时,桶内鱼和水的重量比以1:10 为宜。运输前1~2天不投饲运输,并放清水网箱中暂养2 h~3 h,尽量做到空腹运输。操作时要小心仔细, 避免鱼体受伤。 3.2.4 苗种消毒 苗种放养前用3%~5%的氯化钠或3 mg/L的聚维酮碘水溶液浸泡消毒。消毒时间一般为5 min~10 min,期间应注意观察鱼体活动状况。 3.3 管理 3.3.1 水质监测 检测养殖水体的理化指标,每天测量温度、溶解氧、pH值,定期测量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 按GB 11607要求执行。 3.3.2 饲料投喂 投喂的饲料应以人工配合饲料为宜,质量及营养应符合NY 5072和SC/T 1025的要求。鱼苗、鱼种阶 段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3 %~5 %,成鱼阶段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1 %~2 %,上下午各投喂一次,低温、 阴雨天气或气压较低时可酌情减少投饲次数或投饲量。 3.3.3 日常管理 每天巡塘,观察鱼的摄食、活动情况,根据池水水色及透明度,适时开增氧机、加注新水等增氧措施。 及时捞取死鱼、残饵等。 3.3.3.1 工具消毒 一般网具、渔具可用20 mg/L~30 mg/L的高锰酸钾或1 ‰过氧乙酸溶液或3 mg/L~5 mg/L二氧化氯溶 液进行浸洗消毒。 3.3.3.2 食场消毒 每隔7 d~14 d,用3 mg/L~5 mg/L 二氧化氯泼洒消毒食场1次。 3.3.3.3 药物预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