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文化基本知识.ppt
2.“精行俭德”的理想人格 陆羽《茶经》在“一之源”就开宗明义地指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首次把“品行”引入茶事之中。这是以茶示俭,以茶示廉,倡导的是一种茶人之德,也是一种理想人格。 三,茶经的茶道理论 3.“风炉” 设计的“中”道思想 陆羽为文,惜墨如金,但他在《茶经》中却不惜用了244个字来描述他所设计的风炉。风炉是唐代烹茶专用的小型炉灶。 三,茶经的茶道理论 3.“风炉” 设计的“中”道思想 风炉共3只脚,铸古体字21个。一只脚上铸:“坎上巽下离于中”;一只脚上铸:“体均五行去百疾”;另一只脚上铸:“圣唐灭胡明年铸。”从风炉的设计思想来看,因“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故备其三卦,以此表达茶事即煮茶过程中的风助火、火熟水、水煮茶,三者相生相助,以茶协调五行,以达到一种和谐的平衡态。风炉一只脚上铸有“坎上巽下离于中”,另一只脚上铸有“体均五行去百疾”,所反映的也是“中”道原则和儒家阴阳五行思想的糅合。 三,茶经的茶道理论 4.“伊公羹,陆氏茶”的以茶论道 风炉上所铸的“伊公羹,陆氏茶”6个字,隐喻了陆羽写《茶经》的目的以及《茶经》这本书的性质。 三,茶经的茶道理论 4.“伊公羹,陆氏茶”的以茶论道 伊尹,名伊,一说名挚,夏末商初人。出生于莘之野(今河南省栾川县),曾辅佐商汤王建立商朝,被后人尊之为中国历史上的贤相,奉祀为“商元圣”,是历史上第一个以负鼎俎调五味而佐天子治理国家的杰出庖人。他创立的“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至今仍是中国烹饪的不变之规。因其母亲在伊水河(今栾川县伊河)附近居住,故以伊为氏。[1]尹为官名,甲骨卜辞中称他为伊,金文则称为伊小臣。伊尹一生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多方面都做出过卓越贡献,是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贤能相国、帝王之师、中华厨祖。 三,茶经的茶道理论 中国茶文化 和中国茶道 中国茶文化 一,茶文化的内部结构 二,茶文化的基本特征 三,茶文化的特点 四,茶文化的内涵 中国茶道 一,中国茶道概述 二,中国茶道内涵 三,现代茶道精神 中国茶文化和中国茶道 茶文化与文化一样,其内部结构同样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3个层次: 1.物质文化 2.制度文化 3.精神文化 一,茶文化的内部结构 1.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指有关茶的物质文化产品的总和。 2.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包括有关茶的法规、礼俗等,是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和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是茶文化的物质层与精神层的中介层次,构成茶文化的个性特征。 3.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把茶的天然特征和社会特征升华为一种精神象征,把茶事活动上升到精神活动。 一,茶文化的内部结构 中国茶文化主要有以下5个基本特征。 1.社会性 2.广泛性 3.民族性 4.区域性 5.传承性 二,茶文化的基本特征 1.物质与精神的结合 2.高雅与通俗的结合 3.功能与审美的结合 4.实用性与娱乐性的结合 三,茶文化的特点 中国茶文化,融合了儒、道、佛各家优秀思想,负载着儒、道、佛三教文化的内涵。茶文化既融合了儒家“中庸和谐”的思想观念,也融合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还融合了佛家“普度众生”的思想观念。 1.融合儒家思想观念 2.融合道家思想观念 3.融合佛家思想观念 四,茶文化的内涵 “茶道”一词最早出现于我国唐代。如唐代茶僧皎然的茶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写道:“……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又如唐代封演所写的《封氏见闻录》中记载有:“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之言。 一,中国茶道概述 1,茶道的基本含义 中国文化中的“道”,本是指宇宙万物的本体及其运动的规律与准则。中国“茶道”的基本含义则是指以一定的环境气氛为基调,以品茶、置茶、烹茶、点茶为核心,以语言、动作、器具、装饰为体现,以饮茶过程中的思想和精神追求为内涵的,有关修身养性、学习礼仪和进行交际的综合文化活动与特有风俗,它是品茶约会的整套礼仪和个人修养的全面体现,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因而茶道涉及艺术、道德、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 一,中国茶道概述 2,茶道的渊源 中国茶道源自远古的茶图腾信仰。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虽是一种传说,但一直作为茶的源头载入史册。 其中最突出的如德昂族,这个以茶叶为祖先的古老民族,原称“崩龙”,他们在古歌中唱道:“茶叶是崩龙的命脉,有崩龙的地方就有茶山;神奇的传说流到现在,崩龙人的身上还飘着茶叶的芳香”(神话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 一,中国茶道概述 3,茶道形成与发展 (1).中国茶道真正成熟于我国的唐代 (2).与唐代茶道相比,宋代茶道则走向多极 (3).宋明时期是中国茶道发展的鼎盛时期 (4).明清时代,茶道程序由复杂转为简单 (5).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