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血液一般检验精品.ppt
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验 血液一般检验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通过循环系统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密切联系,参与机体各项生理功能活动,维持机体正常新陈代谢和内外环境平衡。 在病理情况下,血液系统疾病除直接累及血液外,也可以影响全身组织器官,而各组织器官的病变也可直接或间接地引起血液发生变化。 血液一般检验 临床上较多的检验项目是通过血液标本进行检查的,而本节所述的主要是对血细胞成分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有关的检验。 是临床上最常用和较重要的检验项目之一,是临床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检验 红细胞的生成 从造血干细胞→分化的红系祖细胞(BFU-E和CFU-E),在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作用下→原红细胞,→经3~5次分裂→ 早→ 中幼→晚幼红细胞各发育阶段。细胞分裂至中幼红阶段为止,晚幼红细胞已丧失分裂能力,发育成熟后经脱核而成为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再经24~48小时进而成为成熟红细胞。 自原红细胞至新生网织红细胞从骨髓逸出至外周血的全部过程约需5天时间。一个原红细胞最终可生成8~16个成熟红细胞。红细胞的生成除主要受Epo的影响外,也直接或间接地受睾丸激素及其他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 血红蛋白 是由铁血红素和珠蛋白肽链联结而成的一种结合蛋白,属色素蛋白,分子量为64 458,每个红细胞内约含2.8亿个血红蛋白分子,占红细胞重量的32%~36%,或占红细胞干重的96%。 每克血红蛋白可携氧1.34ml。在透射电镜下观察,成熟红细胞内各种细胞器已完全消失,仅见大量血红蛋白颗粒,其直径约为6.5nm,相当于一个血红蛋白分子。 在近细胞周边处颗粒分布最多,中心部较少,这一情况与Wright染色的血涂片上所见的红细胞周边部着色较深,中心较浅的现象是完全一致的 红细胞 平均时间约为120天,循环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能保持相对恒定。多种原因可造成红细胞生成和破坏的平衡遭到破坏,使红细胞数量减少或增多而引起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 但还有一些红细胞疾病是红细胞在质量方面发生改变,而数量上不一定有改变或仅有轻度的改变。 通过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的检查,以及红细胞形态学或生化改变的检查,对这些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值】 红细胞数 血红蛋白 成年男性 (4.0~5.5)×1012/L 120~160g/L 成年女性 (3.5~5.0)×1012/L 110~150g/L 新生儿 (6.0~7.0)×1012/L 170~200g/L 【临床意义】 单位容积的血液中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量的数值大致呈相对的的平行关系。 以旧计量单位的数值来说明,健康成人红细胞数(万/mm3)与血红蛋白量(g/dl)的正常比例约为100:3,即100万红细胞约相当于3g血红蛋白。 故两者测定的意义大致相同。但在某些具有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改变的贫血,如低色素性贫血时,红细胞与血红蛋白降低的程度常不平行,血红蛋白降低较红细胞为明显,这一比值就明显升高。故同时测定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量以作比较,对诊断就更有意义。 但在某些具有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改变的贫血,如低色素性贫血时,红细胞与血红蛋白降低的程度常不平行,血红蛋白降低较红细胞为明显,这一比值就明显升高。故同时测定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量以作比较,对诊断就更有意义 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 ①全身血液总容量。如大量失血早期,主要的变化是全身血容量缩小,而此时血液浓度改变很少,以致从测定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值来看,很难反映贫血的存在。 ②全身血浆容量。如各种原因引起的失水或水滞留,使血浆容量减少或增加,造成血液农缩或稀释,均可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值随之增大或减少。 ③病人的性别、年龄以及居住地海拔的差异 (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 一般经多次检查 成年男性红细胞>6.0×1012/L,血红蛋白>170g/L;成年女性红细胞>5.5×1012/L,血红蛋白>160g/L时即认为增多。 可分为相对性增多和绝对性增多两类: 1、相对性增多 是因血浆容量减少,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使红细胞容量相对增加。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 2、绝对性增多 临床上称为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erythrocytosis),可由多种原因所引起。按发病原因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类,后者即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1)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是非造血系统疾病,发病的主要环节是血中红细胞生成素增多。 1)红细胞生成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