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手术基本操作精品.ppt
第五章 手术基本操作 一、 常用外科手术器械及其使用 二、显露手术 三、 止 血 四、 缝 合 五、 拆 线 六、引 流 第一节 常用外科手术器械及其使用 (一)手术器械的种类 常用的基本手术器械有: 手术刀、手术剪、手术镊、止血钳、持针钳、缝针、创巾钳、肠钳、牵开器、有沟探针等。 1、手术刀 有固定刀柄和活动刀柄两种。活动刀柄手术刀装刀方法是用止血钳或持针钳夹持刀片、装置于刀柄前端的槽缝内。 常用刀柄规格为4、6、8号(安装19、20、21、22、23、24号大刀片);3、5、7号刀柄安装10、11、12、15号刀片。 手术刀片装、取法 不同类型的手术刀片及刀柄 手术刀执刀方式: (1)指压式(卓刀式):以手指按刀背后1/3处,用腕与手指力量切割。适用于切开皮肤、腹膜及切断钳夹组织 。 (2)执笔式 如同执钢笔。动作涉及腕部、手指,精细操作。切割短小切口、分离血管、神经等 。 (3)全握式(抓持式):力量在手腕。用于切割范围广,用力较大的切开,如较长的皮肤切口、筋膜、慢性增生组织等。 (4)反挑式(挑起式):即刀刃由组织内向外面挑开,如腹膜切开 。 手术刀执刀方法 2、手术剪 有组织剪和剪线剪两种。组织剪的尖端较薄,剪刃要求锐利而精细。 组织剪分大小、长短和弯、直几种;剪线剪头钝而直,刃较厚,应足够锋利。 正确的执剪法:以拇指和第四指插入剪柄的两环内(不宜过深),食指轻压在剪柄和剪刀交界关节处,中指放在第四指环的前外方柄上,准确控制剪的方向和剪开的长度。 组织剪和剪线剪 执手术剪的姿势 3、手术镊 用于夹持、稳定或提起组织以利切开及缝合。有不同的长度。镊的尖端分有齿及无齿(平镊),又有短型、长型、尖头与钝头之别。 4、止血钳 又叫血管钳,用于夹住出血部位的血管或出血点以达到直接钳夹止血。执拿止血钳的方式与手术剪同。 止血钳一般有弯、直两种,并分大、中、小等型。最小的一种蚊式止血钳用于眼科及精细组织的止血。血管手术的止血钳称“无损伤”止血钳。 松钳方法:用右手时,拇指及第四指插入柄环内捏紧使扣分开,再将拇指内旋即可。 各种类型止血钳 右手及左手松钳法 5、持针钳 或叫持针器,用于夹持缝针缝合组织。有两种形式,即握式持针钳和钳式持针钳。 使用持针钳夹持缝针时,缝针应夹在靠近持针钳的尖端,或在齿槽床中间,否则易将针折断。一般应夹持缝针尾1/3处。 持 针 钳 执 持 针 钳 法 6、缝合针 带线缝合针,称无眼缝针,又称为“无损伤缝针”。 有眼缝合针以针孔不同分为两种。一种为穿线孔缝合针;另一种为弹机孔缝合针。 规格分直型、1/2弧型、3/8弧型和半弯型。 缝合针尖端分为圆锥形和三角形。三角形针有锐利的刃缘,能穿过较厚致密组织,适用于皮肤、健、筋膜及瘢痕组织缝合;圆针用于胃肠、子宫、膀胱等缝合。 缝 合 针 的 类 型 缝 合 针 类 型 7、牵开器 或称拉钩,用于牵开术部表面组织,加强深部组织的显露,以利于手术操作。 分为手持牵开器和固定牵开器两种。 各种牵开器(拉钩) 固定牵开器及拉钩的使用 8、创巾钳 用以固定手术巾。使用方法是连手术巾一起夹住皮肤,防止手术巾移动。 9、肠钳 用于肠管手术,以阻断肠内容物的移动、溢出或肠壁出血。 结构特点:齿槽薄,弹性好,对组织损伤小,用时须外套乳胶管,以减少对组织的损伤。 创 巾 钳 及 肠 钳 10、探针 分普通探针和有沟探针两种。用于探查窦道,借以引导进行窦道及瘘管的切开。在腹腔手术中,常用有沟探针引导切开腹膜。 手术器械的正确传递方法: 手 术 器 械 的 传 递 器械保养方法: (1)利刃和精密器械要与普通器械分开存放,以免相互碰撞而损伤。 (2)使用和洗刷器械不可用力过猛或投掷。在洗刷止血钳时要注意洗净齿床内凝血块和组织碎片。 (3)术后及时将器械清水洗净、擦干保存,不常用或库存器械要放在干操处。 (4)金属器械,在非紧急情况,禁止用火焰灭菌。 第二节 打开手术通路 一、组织切开 组织切开原则 1、切口须接近病变部位,直接到达手术区,并能根据手术需要,便于延长扩大。 2、切口在体侧、颈侧,以垂直于地面或斜行的切口为好;体背、颈背和腹下,沿体正中线或近正中线的矢状线纵行切口较合理。 3、避免损伤大血管、神经和腺体输出管。 4、切口应有利于创液排出,特别是脓汁排出。 5、二次手术时,应避免在瘢痕上切开。 操作注意事项: 1、切口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舞蹈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卷:舞蹈教学法与课程设计案例分析.docx VIP
- 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实施方案(含演练脚本).docx
- 湖南省师德师风教育读本.pptx VIP
- 2025秋教科版(2024)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天气《2.docx VIP
- ISO∕IEC 20000-1:2018《信息技术服务管理第一部分:服务管理体系要求》之17-“8.1运行的策划与控制”理解与应用指导材料.docx VIP
- 验收标准内装 .pdf VIP
- 像医生一样思考(完全版).pptx VIP
- 北大附中学生家长写给高二同学的一封信导论.doc VIP
- 2025年白酒酿造工试题题库.pdf VIP
- 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司在职员工学历提升的通知(专业完整模板).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