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毒虫咬伤诊治精品.ppt
蝎子 蝎子是滋生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的一种蜘蛛纲节枝动物,喜在气温高、天气干燥炎热的季节出来活动。人不小心触及之,便可受其袭击。有时,蝎子爬进人们挂在墙壁上的衣服中,如穿上这样的衣服,便会受其蜇伤。 蝎子蛰伤 临床表现 成人被蝎子蜇伤之后,一般不至于有生命危险,但可出现流诞、恶心、呕吐、出汗、缓脉等症状。 儿童被蜇伤之后,有时可出现急性肺水肿、呼吸困难、昏迷、抽搐、呼吸中枢麻痹等严重并发症而致命。 现场急救处理 1.对症处理 局部如有刺针残留,立即拔除。伤口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氨水洗涤。随后用拔火罐吸出毒液。局部可用冰敷,其上方宜缚上止血带。 2.局部可用0.5%普鲁卡因及a糜蛋白酶封闭止痛。 3.蛇药 可用作口服或(和)外敷伤口。 4.阿托品 有流涎、恶心、呕吐、缓脉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者,可用作皮下注射。 现场急救处理 5.糖皮质激素 可用于重症蜇伤患者。 6.呼吸衰竭 立即吸氧,并注射呼吸中枢兴奋剂。有指征时作机械通气。 7.抗蝎毒血清 据国外报道注射治疗蝎子蜇伤有效。 病例展示 蜈蚣咬伤 蜈蚣咬伤 临床表现有局部 红、肿、热、痛; 严重者局部淋巴管炎和组织坏死,全身可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或有过敏 休克等发生; 蜈蚣咬伤 蜈蚣咬伤 局部处理: 用肥皂水、氨水、苏打水清洗伤口,局部消毒水消毒; 冷敷,以减少肿胀和疼痛,一般不要在伤口上直接用冰敷; 可以外敷季德胜蛇药外敷; 全身治疗: 以对症治疗为主。 抗过敏治疗。 蜈蚣咬伤 避免穿拖鞋; 夜间避免活动; 阴暗潮湿环境中,加强防护; 家中阴暗潮湿地方,可以撒点生石灰,防治蜈蚣爬行; 隐翅虫皮炎 毒隐翅虫为蚁形甲虫,体长0.6-0.8厘米,头、胸、腹部为 黑色和橘红色相间。白天栖居于杂草石下,夜间活动, 有趋光性 。 隐翅虫皮炎 虫体内所含一种强酸性毒汁(pH1~2)接触皮肤,在数小时内引起皮炎 反应。 隐翅虫皮炎 临床表现: (1)本病好发于婴幼儿童 ,夏秋多见。 (2)典型皮损为绿豆或稍大淡红色皮炎,性质坚硬,顶端常有疱,搔破后结 痂,周围有纺锤形红晕,经搔抓后呈现风团,风团消退后仍恢复原形。 (3)好发于躯干及四肢近端。损害数目不定,分批出现,散漫发生或少数簇集 。 (4)自觉剧烈瘙痒,夜晚特甚,往往影响睡眠,患儿精神不安。搔抓后表皮剥脱,易致继发感染。 隐翅虫皮炎 治疗: (1)急性期用药应力求简单,避免刺激。渗液较多者,可用3%硼酸溶液、1∶20醋酸铝溶液等湿敷。有感染者可用1∶5000高锰酸钾液或0.1%利凡诺液湿敷。无糜烂渗液者可搽洗剂或乳剂。 (2)亚急性期可用氧化锌油、氧化锌糊剂或糖皮质激素类乳剂。 隐翅虫皮炎 预防: 一、搞好环境、居室和个人卫生,以杜绝引起本病的昆虫滋生。 二、住所处室内外可喷洒杀虫剂,以消灭臭虫、跳蚤、蚊子等有害的节肢动物。 蜱虫叮咬 蜱虫 病例展示 蜘蛛咬伤 病例展示 蜘蛛咬伤 病例展示 蜘蛛咬伤组织病理 病例展示 蜘蛛咬伤 Company Logo 毒虫咬伤的诊断和治疗 沙雅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潘有智 毒虫咬伤的诊断和治疗 1,概述 2,发病机制 3,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 4,介绍几种常见的虫咬伤 5,病例展示 概述 常见动物咬伤对人体的伤害分三类 : 1,对人体的伤害多局限于叮咬部位,全身反应常见于继发性的过敏反应,如:毒蜘蛛、马蜂、大黄蜂、蝎、蜈蚣;当成批毒虫如马蜂群起攻击青壮年者也可造成严重伤害,马蜂蛰伤引起死亡的事件常有发生,应予注意。 2,咬伤后引起全身毒性反应,表现为肢体的肿胀、疼痛,咬伤部分的坏死,腹胀、高血压,严重者引起多系统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如:黑寡妇咬伤毒蛇咬伤。 3,本身无明显毒性,但能传递寄生微生物,引起其他微生物的感染,严重者危及生命,如:蚊虫叮伤、跳蚤叮伤、蜱虫咬伤等,寄生微生物所致的疾病偶然性较大,预防困难,防范重于治疗。 发病机制 毒虫毒素 多肽类物质 酶类 胺类物质 神经毒性、血液毒性和 细胞毒性。 伤口局部剧痛、水肿、瘀斑、甚至坏死,严重者可出现全身过敏反应,休克,溶血,肌损伤,神经麻痹,意识丧失,抽搐等,甚至出现MODS而死亡。 临床特征与诊断 1.当地存在有上述毒虫生活的环境和伤人记录,多见于春、夏、初秋较暖季节。 2.患者有毒虫接触史或发现毒虫及被打死的毒虫。 3.检查被咬部位肿胀处的细小咬、蛰痕及毒刺等。 4.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 虫咬伤的鉴别 症状不同:一般来说蝎子、毒蜘蛛(黑寡妇)咬伤局部和全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