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生产工艺技术及开发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聚丙烯生产工艺技术及开发课件

可以看出: 除Borstar工艺之外, Spheripol,Unipol,Novolen,Innovene四种主要工艺的投资和生产成本相差不大,表明主流聚丙烯工艺技术的经济性非常接近。 经济性比较的情况与目前工艺技术占据市场份额的情况并不完全一致。由于各种工艺技术的经济性相差并不显著,在工艺技术选择时其它影响因素就显得比较重要,尤其是专利费的高低,产品品种和性能范围,产品切换的灵活性,大型装置的业绩等参考因素。 第二章 新技术开发 1. 新催化剂 及聚合工艺技术的开发 1.1 m-催化剂及其聚丙烯 茂金属催化剂为聚丙烯替代其它材料和开辟新领域提供新的机会。 5年前茂金属催化剂进入PP领域,但是从目前的市场看,用茂金属催化剂生产的PP产品(m-PP)比例还很小、应用范围也比较窄。 随着开发工作的不断继续,茂金属聚丙烯产品应用领域将扩大,第二代茂金属催化剂将生产一些新的茂金属均聚、抗冲共聚以及无现共聚物牌号,预计到2003年,世界茂金属PP产品的市场将达到50万吨。 1.2 耐高温催化剂 超临界双峰聚丙烯 北 欧 化 工 简 介 北星双峰聚丙烯是在北星双峰聚乙烯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北星双峰聚丙烯工艺,湿端 环管气相反应器工艺的优点(一) 环管气相反应器工艺的优点(二) 北星双峰聚丙烯 的循环量最少 北星双峰聚丙烯工艺特点 北星双峰聚丙烯技术特点 专门为环管气相北星双峰工艺设计的催化剂 双峰工艺对催化剂的要求 北星双峰聚丙烯催化剂 1.3.1 反应器颗粒技术(Reactor Granule Technolgy,RGT) 原Himont公司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大量的高空隙率MgCI2载体聚丙烯催化剂的研究,以实现对催化剂3维结构的控制,进而控制聚合物的结构。这种新技术被定义为“反应器颗粒技术”。 即在活性MgCI2载体催化剂上进行的烯烃单体的可控制重复聚合反应而形成的一个增长的球形颗粒,成为一个多孔性反应床,可加入其它单体聚合并生成聚烯烃合金。 研究表明:采用这种新技术可以极大地扩展传统Z-N催化剂的聚合反应条件和单体范围,同时产品保持与外层聚合物有关的好的加工性。 采用反应器颗粒技术可以生产Spheripol工艺不能生产的产品,或改变聚合物的组成,拓宽产品的性能范围。 1.3.2 Catalloy工艺 “Catalloy”工艺就是多相、多单体的聚烯烃工艺,采用3个独立的气相反应器系统以提供最大化的反应组成的灵活性,并使可溶聚合物对工艺的负面影响减到最小。 Catalloy工艺结合独特的反应器颗粒技术,可以灵活地设计生产满足现在市场以及未来市场需要的特殊组成聚合物的产品。 可以在反应器内合成MWD更宽、等规度更高、共单体含量高达15%的无规共聚物、含70%以上多单体共聚物的多相聚烯烃合金等产品。 这类产品过去要靠机械共混或熔融复合才能制得。这种技术的最明显的优点是可制得其它性能下降很少的低模量树脂,而一般把弹性体引入PP中降低模量,其它性能也要随之下降。例如,用这种技术可制得吹膜和流延膜的PP树脂,这种树脂柔性好,并具有与LDPE相当的低温韧性,同时撕裂强度和拉伸性能并不下降,在反应器中用Catalloy工艺合成的PP树脂,仍保持着传统的PP树脂的优点。和LDPE比较,它具有更高的使用温度,容易进行薄膜加工。 这些多相聚烯烃合金产品,可以和其它工程塑料如尼龙、PET、ABS、PVC竞争,甚至在汽车领域可以和及其它一些高性能材料如钢材竞争。 Spheripol工艺过程包括催化剂制备、预聚合及液相本体反应系统、气相反应系统、聚合物脱气及单体回收、聚合物汽蒸干燥、挤压造粒等工序。 生产无规共聚物时,乙烯同时加入第一组和第二组反应器。聚合反应的压力为3.4~4.4MPa,反应温度为75~80℃。 生产抗冲共聚物时,使用一个共聚反应器。第一共聚反应器的温度80℃,反应压力为1.l~l.3MPa。 工艺过程 Spheripol工艺流程示意图 Hypol工艺 概况 HY-HS-II型催化剂的开发成功,是PP工艺划时代的进步,三井化学也因此发展了液相本体和气相法相结合的Hypol工艺。据称可生产0.10~600MFR范围的产品,单条生产线最大能力可达16万吨/年,抗冲共聚产品的乙烯含量已达25%(40%橡胶体),据称其工艺可使乙烯含量达30%(50%橡胶体)。 采用 Hypol 工艺的 聚丙烯装置 1918 总计 1992 70 P

文档评论(0)

woai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