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摘要:海底隧道渗流量和衬砌后水压力是海底隧道设计者关心的主要问题,
本文在深入分析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厦门海底隧道为工程背景,综合运用
理论分析、数值计算、模型试验和现场监测等方法,对海底隧道衬砌后水压力分
布和结构受力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基于地下水水力学理论和复变函数方法,建立了海底隧道渗流场分析的
解析模型,推导了均质围岩中海底隧道涌水量和水压力分布的解析公式。以厦门
海底隧道F4全强风化囊为工程背景,对海底隧道渗流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注浆圈和初期支护的渗透系数和注浆厚度对衬砌后水压力和渗流量影响较大,随
着排水系统部分阻塞,衬砌后的水压力随隧道的排水量减少而增大。在堵水限排
情况下,通过加强注浆等工程措施,初期支护承受的水压力可按照静水头的1/3考
虑。
(2)研发了可同时施加水压力和土压力的加载系统和模型试验台架,基于模
型试验相似理论,推导了相似准则,设计了应力场和渗流场共同作用下的海底隧
道模型试验。以厦门海底隧道为工程背景,在模型试验台架上进行了1:38.8的水
土压共同作用下的海底隧道模型试验。在模型试验首次应用了光纤光栅传感器。
(3)通过模型试验测试了隧道在全封堵方式和限排方式中的水压力分布规律
及衬砌结构受力特征。结果表明,全封堵情况下,衬砌须承受全部静水压力,不
能折减。在限制排放的情况下,排水系统对衬砌背后的水压力分布和大小影响很
大,衬砌背后的水压力和隧道控制排水量成反比例线性关系,距离排水口越近,
水压力折减效果越明显。在渗流场和应力场的共同作用下,衬砌结构的应力随着
排水量的增大而减小,衬砌的最不利部位为仰拱内表面,水压力是结构承受的主
要荷载。
(4)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防水板半包和全包对衬砌水压力和结构受力特征的
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封堵条件下,防水板全包、半包对衬砌背后的水压力、
结构的受力无明显影响。在排水方式下,防水板半包可以使结构受力更加均匀,
并能对结构的局部受力起到优化的作用。鉴于海底隧道衬砌水压力为主要荷载,
海底隧道应采取防水板半包的防水方式。
(5)运用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厦门海底隧道渗流场,对厦门海底
隧道F4风化囊进行了流固耦合数值分析,在堵水限排情况下,通过加强注浆等工
程措施,一次衬砌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6)推荐了厦门海底隧道防排水系统。厦门海底隧道采用堵水限排的防排水
原则,防水板采用半包式,施工期间初期支护承受全部土压力及约l/3的水压力。
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何论文
提出了厦门海底隧道的渗流量控制标准,厦门海底隧道软弱围岩地段的渗流量应
按照0.25m3/(m.d)控制。对施工现场的围岩压力、一次衬砌后水压力和钢拱架内力
进行监测,得出了施工过程中水压力、围岩压力随开挖过程的变化规律,止水注
浆和初期支护后回填注浆是减小衬砌后水压力的重要措施。
以上研究基本上阐明了海底隧道衬砌水压力确定这一困扰工程界的问题。本
文的部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到了厦门海底隧道工程。
关键词:海底隧道 衬砌后水压力 解析解 模型试验
初期支护 受力特征 流固耦合分析现场监测
Abstract
ABSTRACT
water atthe backofthesubseatunnel
ABSTRACT:Waterinflowand lining
pressure
the ofsubseatunnelcaresfor.Basedon
isthemain that designer thorough
problem
of research modeltestcombinedw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