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细菌支原体等创新.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蓝细菌支原体等创新.ppt

第三节 蓝细菌(Cyanobacteria) 富营养化和近海赤潮已经不再是新鲜名词。我国近海每年都有大面积的赤潮发生。 第四节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 * 蓝细菌也称蓝藻或蓝绿藻(blue-green algae),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形成叶绿体)、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生物。 1. 概 念 2. 特 性 1)分布极广; 从热带到两极,从海洋到高山,到处都有它们的踪迹。土壤、岩石、以至在树皮或其它物体上均能成片生长。 许多蓝细菌生长在池塘和 湖泊中,在夏、秋两季大 量繁殖,并形成胶质团浮 于水面,形成“水花”,使 水体变色。 2)形态差异极大,有球状、杆状和丝状等形态; 3)细胞中含有叶绿素a,进行产氧型光合作用; 蓝细菌被认为是地球上生命进化过程中第 一个产氧的光合生物,对地球上从无氧到有氧的转变、真核生物的进化起着里程碑式的作用。 4)具有原核生物的典型细胞结构:细胞核无核膜,也不进行有丝分裂,细胞壁含胞壁酸和二氨基庚二酸,革兰氏染色阴性。 6)分泌粘液层、荚膜或形成鞘衣,因此具有强的抗干旱能力。 7)无鞭毛,但能在固体表面滑行,进行光趋避运动。 8)许多种类细胞质中有气泡,使菌体漂浮,保持在光线最充足的地方,以利光合作用。 5)营养极为简单,不需要维生素,以硝酸盐或氨作为氮源,多数能固氮,其异形细胞是进行固氮的场所。 3. 构 造 蓝细菌构造与G-细菌相似:细胞壁双层,含肽聚糖。 细胞壁 70S核糖体 气泡 核糖体 浆膜 浆膜 脂质颗粒 聚磷酸盐 蓝细菌肽 细胞壁 藻蓝蛋白 糖原 藻蓝蛋白 类囊体 羧酶体 类囊体 羧酶体 核区 6. 蓝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1)重大的经济价值 ① 具有固氮能力,是良好的绿肥 如满江红鱼腥蓝细菌(Anabaena azollae) ② 食用种类 如:发菜念珠蓝细菌(Nostoc flagelliforme) 普通木耳念珠蓝细菌(N.commune or 葛仙米、地耳) 盘状螺旋蓝细菌(Spirulina platensis) 最大螺旋蓝细菌(S.maxima) 螺旋藻 发菜 发菜佳肴 发菜卷 地耳 地耳土豆排骨汤 螺旋藻 (2)危害 ① 海水“赤潮”和湖泊“水华”的元凶,给渔业和养殖业带来严重危害。 ② 少数种类可产生诱发人类肝癌的毒素 如:微囊蓝细菌属(Microcystis) 水体污染(赤潮) 一、 支原体(Mycoplasma) 1. 概 念 支原体又称类菌质体,是一类无细胞壁、介于独立生活和细胞内寄生生活的最小型原核生物。多数为致病菌。 支原体:人或动物的致病菌 类支原体(MLO):侵染植物的支原体 2. 特 性 1)无细胞壁,对青霉素敏感,细胞形态多变; 2)个体很小,曾被认为是最小的可独立生活的细胞型生物。 3)可进行人工培养,但营养要求苛刻,菌落微小,呈典型的 “油煎荷包蛋”形状; 4)一些支原体能引起人类、牲畜、家禽和作物的病害疾病 5)应用活组织细胞培养病毒或体外组织细胞培养时,常被支原体污染; 二、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1. 概 念 立克次氏体是大小介于通常的细菌与病毒之间,在许多方面类似细菌,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 立克次氏体: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G-原核生物 类立克次氏体细菌(RLB):侵染植物的立克次氏体 H.T.Ricketts 1909年,首次发现洛杉矶斑疹伤寒的病原体,并因研究此病而牺牲,1916年人们以他的名字命名这类病原体作为纪念。 2. 特 性 (1)某些性质与病毒相近 专性活细胞寄生物,一般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体内酶系不完全,一些必需的养料需从宿主细胞获得; 细胞膜比一般细菌的膜疏松; 可透性膜,使它们有可能容易从宿主细胞获得大分子物质,但也决定了它们一旦离开宿主细胞则易死亡 (2)从一种宿主传至另一宿主的特殊生活方式 主要以节肢动物(虱、蜱、螨等)为媒介,寄生在它们的消化道表皮细胞中,然后通过节肢动物叮咬和排泄物传播给人和其他动物。 人虱是传播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罪魁祸首 有的立克次氏体酿成严重疾病,如人类的流行性斑疹伤寒、恙虫热、Q热等,并常伴随着灾害、战争和饥饿,曾长期与人类的痛苦、灾难联系在一起。 * * *

文档评论(0)

挑战不可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