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压溶气法清洗渗透膜污染及相关流型研究.pdf

加压溶气法清洗渗透膜污染及相关流型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加压溶气法清洗渗透膜污染及相关流型研究.pdf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反渗透系统的流体流型研究 摘 要 膜污染问题是反渗透技术发展的瓶颈之一,其中 CaSO4 污染及腐殖 酸污染在反渗透系统运行过程中较常见也很难清洗干净。目前广泛应用 的清洗方法为化学清洗法,但此法成本高,药品量消耗大,且长时间的 化学清洗会对膜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 本文首先采用室验室自制的平板反渗透膜设备在操作压力为 0.8MPa-1.0MPa ,浓缩液流量为30L/h-50L/h,操作温度为20℃条件下进 行膜污染实验,待渗透通量下降 85%后采用加压溶气法清洗反渗透膜的 CaSO4 污染,通过改变清洗温度(16℃-25℃)、清洗流量(40L/h-80L/h)、 高压泵流量(650L/h-800L/h)等条件研究了其清洗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由 于流道剪切力的增大及气泡的水力作用,清洗效果较单相流清洗时明显 增强,并且在实验条件下,通过增大清洗流量、清洗温度及高压泵流量 可以增强加压溶气法的清洗效果。此外,本文采用室验室自制的平板反 渗透膜设备在操作压力为 0.8MPa ,浓缩液流量为 50L/h ,操作温度为 (20-30℃)条件下进行膜污染实验,待渗透通量下降30%(或50%)后采用加 压溶气法清洗腐殖酸污染的效果,通过改变清洗温度(20℃-25℃)、清洗 流量(40L/h-80L/h)、清洗液pH(4-11)等条件表征其清洗效果。实验结果表 I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明,在实验条件下,通过增大清洗流量、清洗温度及清洗液pH 可以增强 加压溶气法的清洗效果。 本文同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简称 CFD)模拟软件 FLUENT 6 对气液两相流清洗及膜表面结垢时流道内的 流体流型变化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气液混合物清洗过程中由于 气体的水力作用,流道内上下壁面处剪切力均有所增加,且气体体积分 数有一最优值(为0.06) ,体积分数太大或太小都将弱化气液混合物的清洗 效果,通过模拟气泡直径对流态的影响,发现在30µm 到80µm 范围内, 气泡直径对气液混合物清洗过程中的水力作用几乎没有影响;此外,当 膜表面结垢污染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垢样的存在,流道内隔网处的湍流 度及剪切力增大,但流道内流型变化与膜表面所结垢样的形貌有关。 此外,膜器内存在许多缺陷,停留时间分布(Residence Time Distribution, 简称 RTD)技术则为探测反渗透膜缺陷及死区等提供了强有 力的工具。本文采用RTD 技术研究了操作压力、温度及示踪剂的浓度等 对 RTD 实验结果(膜器内的流型变化)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操作压力及 运行温度对RTD 实验结果几乎没有影响,虽然示踪剂浓度对实验结果影 响较小,但考虑到信号拖尾现象及RTD 曲线的光滑度,示踪剂浓度有一 最佳值(为25g/L) 。 关键词:反渗透,流体流型,加压溶气,RTD II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Research on Pressurized Dissolved Air Cleaning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Fouling and Related Flow Pattern ABSTARCT Membrane fouling is one of the factors limiting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reverse osmosis technology, among which membra

文档评论(0)

chengben0024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