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超过德、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由沙皇时代的2.6%上升到1937年的13.7%。 如何使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如何使农业适应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联共(布)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苏联宣传画-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 到1937年,全国基本完成工业集体化,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农户的93%,耕地面积达99%,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份在苏联的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2、农业集体化 ①背景: ②目的: ③措施: ④完成: 工业化进展迅速 为了适应工业化的需要 放弃新经济政策,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打击富农。 1937年,完成农业集体化 情景探究:还有积极性吗 在莫斯科市政府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一位农民代表说:“你们号召我们改进耕作,实现机械化。这样我们就会得到发展,我们的收入将增加,我们将有更多的马、牛和机器,到那时你们会怎样呢?” 得到的回答是:“我们将把你作为富农加以剥夺。 ” ——姜长斌《读懂斯大林》 实现农业集体化以后,苏联政府采取提高工业品价降低农产品价格的办法,要农民为工业化提供资金…… 据统计……从农民手中拿走的粮食,约占其收获量的40%,而粮食收购价远低于生产成本。……一五计划期间,通过这些办法从农民手中得到的资金,在工业化资金中约占1/3 材料一 目前集体农庄运动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现象,就是农民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一批一批地加入,而是整村、整乡、甚至整个专区地加入。 ——斯大林《大转变的一年》(1929年11 月) 材料二 据统计,“1940年与1913年相比,苏联重工业增长14.5倍,轻工业只增长3.9倍,农业总产值仅增长41%”。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牛减少了3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 苏联民间笑话 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 看,我们有炸鱼吃了! 没有油啊。 那就煮! 没锅。 烤鱼! 没柴。 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 3.苏联新宪法(1936年) (1)内容: (2)意义: 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 斯大林模式: 为何形成? 有何作用? 有何弊端? * 中图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2课课件《对 社 会 主 义 道 路 的 探 索》 列宁同志 斯大林同志 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比较 时间 性质 结果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1917.3 1917. 11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两个政权并存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革命任务 情景探究: 情景描绘: 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一位瘦弱的老农坐在街道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兜售自产的农产品,类似于“摆地摊”。 你觉得这是真的吗?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不可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禁止自由贸易,且农 民余粮必须上缴。 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 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最终战胜了 敌人。 也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的不满,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社会不稳定。 进入和平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还能实行下去么? 但是损害了谁的利益? 革命胜利了,怎样进行经济建设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于是,列宁开始了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列宁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新经济政策 1920年苏俄发生了反对苏维埃政权的示威游行 制定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余粮收集制的实施依据不是农民实有余粮的多少,而是国家的需求量。根据国家对粮食的需求量,逐级摊派,直到农户。如果农户的余粮不足,则必须由口粮补足,按期缴纳。 1918年 10790万普特 1919年 21250万普特 1920年 36700万普特 余粮收集制时期的粮食收购量 想一想 既然不满,为什么战时农民还接受了这一政策?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工业 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流通 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社会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 分配 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想一想 如果你是俄国农民,你对余粮收集制是否满意? 制定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 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 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掠夺课件1 岳麓版.ppt
-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掠夺课件 岳麓版.ppt
-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法国大革命课件 川教版.ppt
-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美国的独立课件 川教版.ppt
-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美国独立战争》课件 华东师大版.ppt
-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血腥的资本积累课件1 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血腥的资本积累课件2 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血腥的资本积累课件3 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课件1 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课件2 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单元总结提升课件 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课 俄国十月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1.1.2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 人教版.ppt
-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1.1.3《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课件 人教版.ppt
-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2.1.1 俄国十月革命课件 人教版.ppt
-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2.1.2 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 人教版.ppt
-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 第3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 人教版.ppt
-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课件 人教版.ppt
-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课件 人教版.ppt
-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综合探究一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课件 人教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