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课件 人教版.pptVIP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课件 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社会生活方面出现了哪些变化? 经济上工业化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政治上民主化 辛亥革命 社会生活的变化? ? 精神生活的变化? ? 一、生活中的变化 1、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转变是在什么时期? 2、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是什么?何时出现变化?从西方传入的新交通工具是什么? 我国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是谁开办的? 中国人自己开发被一条铁路是哪一条? 有轨电车出现在那些城市? 3、新交通工具的特点是什么? 对我国的影响是什么? 4、西方列强把电话电报带到中国的原因是?中国第一条电报线在那两个城市之间? 电话最先出现在哪个城市? 轮船招商局的商用轮船   轮船招商局是清政府创办的最早的近代航运企业。在天津、牛庄、烟台、汉口、福州、广州、香港及国外的神户、横滨、新加坡等地,招商局均设有分局。该局成立时仅有3艘轮船,1877年时轮船总数达30艘。 1.生活中的变化-----交通工具 清末火车   中国人自己开办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于1881年建成通车。洋务运动后期,中国出现修建铁路的热潮,到1949年全国铁路总长度已达到2.4万千米。 1.生活中的变化-----交通工具 最早的火车 “黄鹄”号轮船 1.生活中的变化-----交通工具 1910年广州至九龙铁路建成后的第一班火车 1.生活中的变化-----交通工具  汽笛响起,火车开动,坐在车上的人像悬挂着的旗子一样摇来摇去。……沿途的农民看到火车冒着烟弛过,而且车上满载了衣着华丽的人,没有不 “诧为奇观”的。他们把手里的活停下来,呆呆地盯着火车看。拄着拐杖的老妇人惊异地张大嘴巴,青年人两眼发愣,看得出神,小孩子则吓得依偎在大人的身上。                --《申报》 1.生活中的变化-----交通工具 1.生活中的变化-----交通工具 黄包车、摩托车、电车。 仔细观察这张拍摄于20世纪初上海外滩的老照片,找一找上面有哪几种交通工具? 探究1:新式交通工具传入到 中国,能够从哪些方面促进社会的变迁 蒸汽轮车 中国第一台汽车 电车 火车 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扩大了交往范围;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促进了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等。 1.生活中的变化-----交通工具 探究2:新型交通工具给以人力车业为代表的传统行业带来哪些冲击?你是如何看待这种冲击的? 蒸汽轮车 中国第一台汽车 电车 火车 冲击:新型交通工具逐渐取代传统交通工具,从事传统行业的人们生活更加艰辛,传统行业开始衰落。 看法:这种冲击一方面使得传统行业开始衰落,另一方面又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革新,积极影响是主要的。 1.生活中的变化-----交通工具 2.生活中的变化-----通讯方式 古代用什么传递信息? 喇叭 击鼓传声 烽火台 驿站 信鸽 灯塔 信号旗 飞马驿站 烽火 飞鸽传书 当今用什么传递信息? 手机 电话 传真 网络 短信 晚清·电话机 (中国最早使用的电话机) 早期的电话机   1877年,在上海租界内首先使用了电话。中国使用电话始于清朝末年,当时只限于官方使用的邮政、电报、电话等通讯事业,在民国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逐步成为民间传递信息和相互联系的方式。 探究:电报、电话的使用有什么影响? 电报机 2.生活中的变化-----通讯方式 清朝末年有了邮政事业(1878年发行的大龙邮票) 1881年上海出现电话 图为电话局接线员 2.生活中的变化-----通讯方式 查一查,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称呼的来历类似于电话。 三明治、白兰地、维他命、可口可乐、巧克力、汉堡包、沙发、麦克风、霓虹灯、卡通片等。 联系工业革命的成果,想一想,为什么近代以来的许多科技发明都是从西方传人中国的。 社会制度的压抑、教育模式的禁锢、经济发展的束缚、传统社会的农业文明等不能给以科技为基础的发明创造良好的环境,致使近代以来中国的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 《中外新报》报纸原样复印件   中国近代的报刊,最早是由在中国的西方传教士创办。它既是侵略我国的工具,又是西学的传播者。   1858年香港出版《中外新报》,是中国人自己办的近代第一份报纸。   咸丰八年(1858),中国第一家近代中文日报刊《中外新报》在香港创刊。它》改变了以往中国报纸所采取的书本形式,第一次采用西方的报纸形式进行编排。   初为晚刊,两天出版一次,后改日刊,以四开白报纸单张印刷。内容多以广告及各种商业消息为主。    1.头脑中的变化-----大众传媒 夏瑞芳 1871~1914 江苏青浦人 鲍咸恩 鲍咸昌 1861~1910 1864~1929 浙江鄞县人 商务印刷馆旧貌 189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724589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