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云南湿地生态监测规划-云南省林业厅
云南湿地生态监测 规划
(2015~2025 年)
云南省林业厅
二 O 一四年十二月
规划编制人员:
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
田 昆教 授、博士
肖德荣副教授、博士
郭雪莲副教授、博士
陈国柱讲 师、博士
刘 强 讲 师、博士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华朝朗正高级工程师
宋劲忻高级工程师
张绍辉工程师
曾昭朝工程师
董 磊 工程师
统稿:
陈国柱
审校:
田 昆
前 言
云南湿地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具有净化水质、
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不可替代的生态服务功能,
也是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支撑性、战略性资源。开展湿地生态监
测,掌握湿地生态状况、资源消长动态及其变化趋势,为全省湿地的
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对评估湿地生态保护成效、制定湿地
生态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战略,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
实意义。
云南省高度重视湿地生态监测,已先后在国际重要湿地、部分湿
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湿地公园等开展了少量的专项监测工作,
并取得了初步的监测成果。由于云南分布有河流、湖泊、沼泽、沼泽
化草甸等湿地,不同的类型和分布区,其生态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当
前对局部区域的湿地开展专项监测很难客观反应全省湿地的消长、生
态特征及演变,因此,编制云南湿地生态监测规划,对于指导湿地监
测工作有序开展,构建全省湿地生态监测体系迫在眉睫。
受云南省林业厅委托,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西南林业大学承
担了《云南省湿地生态监测规划(2015~2025 )》(以下简称《规划》)
的编制工作,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给予规划技术支持。《规划》基
于《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 )》、《云南省湿地保护工程
规划(2007~2020 )》等国家和省的湿地保护总体部署,针对全省湿
地生态监测需求,以及在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建设省湿地生态
监测研究中心,并分别依托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湿地类型
- 1 -
的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等重要湿地布局生态监测站、点,形成
以滇西滇西北、滇东北、滇中和滇东、滇东南、滇南、滇西南六大湿
地生态区的典型湿地为基础布局的全省湿地生态监测网络。依据监测
中心、站、点建设区域及其所承担的监测任务,规划对监测中心、各
监测站、点的有关基础设施建设、监测队伍、技术规范和实施保障、
运行与管理等内容进行了规划。此外对全省各县的湿地资源消长变化
监测工作作了明确,并对监测工作经费进行了估算。
《规划》与《云南省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建设发展规划(2012~
2020 )》内容,以及云南省现有与湿地相关的专项监测站点建设相衔
接,避免建设重复。同时,本着节约和可操作性原则,省湿地生态监
测研究中心建设主要依托技术支撑单位现有人员、办公条件,仅对生
态监测设备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完善;对具备一定监测基础的站、点进
行续建和完善;对新建站点的数量和规模进行适当控制。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多次听取和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并得到
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国家林
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的大力
支持与帮助,保证了本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及可操作性,在此表示
衷心感谢!
规划编制组
2014 年 12 月
- 2 -
目 录
第一章 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一、云南湿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