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创新.ppt
一、名词解释: 二、判断与改错 三、填空 四、选择填空 五、问答题 (二)、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1)、具几丁质的外骨骼; (2)、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是感觉与取食中心,胸部是运动中心,有3对强壮的步足和2对可飞翔的翅; (3)、高度适应陆上生活,具有完整而高效的空气呼吸器即气管; (4)、消化管为前肠、中肠、后肠三部分; (5)、排泄器官为马氏管; (6)、开管式循环系统; (7)、具有十分发达的感觉器官; (8)、典型的链状神经,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三部分; (9)、两性异形明显,大多数行两性生殖,发育有变态现象。 (三)、昆虫纲的分类 一)、分类依据 1、触角类型: (1)丝状(线状)触角:如蝗虫; (2)刚毛状:如蜻蜒; (3)念珠状:如白蚁; (4)锯齿状:如叩头虫; (5)羽毛状:如蚕、雄蚁; (6)膝状:如蚂蚁、蜜蜂; (7)环毛状:如蚊; (8)棒状(球杆状):如蝶类、菜粉蝶; (9)锤状:如瓢虫(花大姐),郭公虫; (10)鳃片(叶)状:如金龟子; (11)具芒(具毛)状:如苍蝇。 丝状(线状) 刚毛状 念珠状 锯齿状 羽毛状 环毛状 棒状(球杆状) 锤状 具芒(具毛)状 鳃片(叶)状 膝状 2、口器类型: (1)咀嚼式(chewing type):是由头壳一部分和附肢构成,如蝗虫; (2)刺吸式(piercing-sucking type):上下唇,上下颚都抱在一起,呈针状,取食时,上唇弯曲留在外面,其余都伸入。如蚊、蝉、蚜虫; (3)虹吸式(siphoning type):下颚和外颚叶延长,并左右合抱,中间形成筒状,用时伸直,不用时弯曲,如蝶、蛾; (4)嚼吸式(chewing-lapping type):上颚咀嚼,下颚的下颚叶呈刀片状,如蜜蜂,上颚可用作咀嚼或塑蜡。舌、下颚外叶和下唇等都延长,并合拢而成一适于吮吸的食物管,借以吸取花蜜。 (5)舐吸式(sponging type):如苍蝇,下唇顶端形成唇瓣,舌上有唾液腺,留白色,是唾液。 2、前殖亚纲(Progoneata):即为一个倍足目(Diplopoda) 。 行动缓慢,植食性,体形圆筒状,身体分:头部、短的胸部、长的腹部。口器一对大颚,一对小颚,第五体节后,每节足两对,故名倍足类,无毒颚。 生殖腺在消化管的腹面。生殖孔一对,在躯干部前端、头后第三节腹面。如马陆(millipede)、带马陆、巨马陆(Prospirobolus)。 (蜈蚣与马陆的区别) 七、 昆虫纲(Insecta) 异律分节:指身体若干原始体节,分别组成形态不同的头、胸、腹各部,各部的机能有所分化,器官驱于集中,叫异律分节。 (一)、代表动物--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 外形:体分头、胸、腹,群居或散居。 1、头部:是感觉中心。卵圆形,外被几丁质(chitin)骨骼,形成头壳,由外胚层形成,叫外骨骼,一对触角,复眼一对,单眼3只,上2,下1,下端有口器,头部外骨骼下陷,形成沟、缝。头部分:顶区、额区、颊区、唇区、后头区。 (1)触角:丝状,分梗节、柄节和鞭节(20多节),功能是触觉、嗅觉。 (2)眼: 腹眼一对,有许多角膜镜,六角形小眼集合而成,分集光部,一个六角形角膜,四个晶体;感光部由视杆细胞组成,周围有色素细胞。并列像,白天感光,模糊形成;重叠像,夜间感光,近视眼。 单眼三只,只有一个角膜镜,只感光源的方向,光的强弱。 (3)口器(mouth parts):咀嚼式口器。 A、上唇:1个,薄片状。 B、上颚(大颚):1对,各分切齿部、臼齿部,用于切、研磨食物。 C、下颚(小颚):分轴节、基节(茎节)、外颚叶、内颚叶、下颚须,起抱握食物的作用。 D、下唇:1对,二合一,由后颏(亚颏和颏),前颏,两个下唇须和两个唇舌所组成。 E、舌:搅拌食物,助消化。 头胸部靠膜质颈相连。 2、胸部:是活动中心。分前、中、后三部分。几丁质外骨骼,分背板、腹板和侧板。背板坚硬,起加固保护胸部的作用。各部各生有一对足,分别称前、中、后足。各由六节构成。 基节(coxa)、转节(trochanter)、腿节(femur)、胫节(tibia)、跗节(tarsus)、前跗节(praetarsus)。端部形成爪,1个或2个。 前足、中足是步行足,后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iatf16949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深冷空分装置操作与安全标准手册》.docx VIP
- 新版典范英语7-2Noisy-Neighbours原文及翻译.pdf VIP
- 某酒店月度经营分析会PPT(共 185张).ppt VIP
- 机械租赁服务方案(3).docx VIP
- gb1231-2016螺栓扭矩标准.pdf VIP
- 陆上风电场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及费用标准(2019).docx VIP
- {安全管理制度}空分安全操作规程.pdf VIP
- 2025年浙江省高考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听力音频+听力原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