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木蠹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芦笋木蠹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pdf

芦笋木蠹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181 芦笋木蠹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张慧杰段国琪张战备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运城,044000) 摘 要:本文论述了芦笋木蠹蛾的地理分布、形态、生活史、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虫的防治策略及其关键防治方法。 关键词:芦笋木蠹蛾 生物学特性 防治 rn● ● ‘ ● nt … ‘ 1●· · ’ 1。nebionomicsol1soCP,ⅥSslbzrtcaitsC0ntrol and Duan and Zhanbei ZhangHuijie GuoqiZhang research of (Cotton institute,Shanxingricultural Academy Abstract:The andoccur— paperdealedwithdistribution,morphology,lifehistory,habit ofIsoceras the andthe forthis control rencedynamicssibirica,andstrategy keypractices pest werealso recommended. sibiricabionomicscontrol words:lsoceras Key 芦笋木蠹蛾Isoceras 外分布于前苏联(西伯利亚)和蒙古;国内分布于内蒙古、北京、河北、山东、山西、 江苏、东北等地,幼虫蛀食芦笋根、茎,造成笋苗提前枯黄和枯死。为害严重的田块枯 死株率达50%以上,直接影响到芦笋产业的发展。 1 形态特征 1.1 成虫 雌雄触角均为双栉状,栉齿较长。体银白色微黄,粗壮,胸腹部全白色。前翅前缘及中 室银白色或黄白色,在中室下方及端部各翅室中呈淡褐色并有成排的黑褐色短横纹,缘 毛颜色均一,翅反面暗灰色。后翅灰白色,缘毛黄白色。雌蛾腹部长,产卵时露出约 lcm的管状产卵器。 182中国芦笋研究与产业发展 1.2卵 褐色,椭圆形,两极点间长度1.8—2mm。卵表面有正六边形组成的网状脊起,脊 起部分比凹陷部分颜色淡,为浅黄褐色。新产卵为乳白色,受精卵很快变为黄褐色,未 受精卵仍为乳白色。卵孵化前,卵壳上出现一黑斑。单粒卵重0.8mg,卵壳重0.04mg。 1.3幼虫 人工饲养的芦笋木蠹蛾幼虫共有7龄,1~7龄幼虫的头宽依次为0.184mm, 老熟幼虫头宽为6.345mm,根据幼虫的头宽比推算,自然环境生长的木蠹蛾共有8龄。 老熟幼虫体长4era左右。蝎型,体粗壮,淡黄色,略扁。初孵幼虫无色,随虫龄的增 大,颜色逐渐变深。头很小,前唇基、上唇、上颚暗褐色,后半部分黄色缩人前胸。口 器咀嚼式,上唇前缘有一浅的凹陷,着生12根细小棕色刚毛。上颚大,高度骨化。头 两侧各有3个侧单眼。前胸盾片高度骨化,淡棕色,后半部有成行的突起。胸足小,棕 色。腹足4对,很短且粗壮,趾钩双序二横带式,每个腹足上有50~60个趾钩。前胸、 1~8腹节各着生一对气门,气门椭圆形,棕色,前胸气门较腹部的稍大些。 1.4蛹 蛹为无颚被蛹,褐色,长3em左右。头深褐色,顶部具一尖锐突起。触角短,其 端部未达到第一腹节后缘,基部略宽。喙相当短,与下唇须等长。前、中、后足的基节 均可见,后足跗节末端超过前翅端部。前、中胸交接处有一气门,黑色。腹节黄褐色 (末端近黑色),气门着生于1~8腹节两侧,但第1腹节气门被前翅盖住不可见,第8 腹节气门较其它气门浅。雄虫2—7腹节、雌虫2~6腹节各

文档评论(0)

花千骨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