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代汉语官话的社会使用状况.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时代汉语官话的社会使用状况.pdf

语言教学与研究 年第 期 明清时代汉语官话的社会使用状况 ’ 张 玉 来 提要 本文从 明清时代 的有关文献 中钩稽 了当时人们关于共 同语 — 官话 的使用态度和 相关认识 ,并讨论 了明清官话 的标准音和使用范围等 问题 ,是一项历史社会语言学的调查 。 关键词 明清时代 官话 语 言态度 一个 民族形成 的重要标志是有全 民通用 的共 同语 ,汉 民族作为历史文化悠久 的民族 , 自然 很早就有 自己的共 同语 。先秦有雅言 ,汉魏有通语 ,唐宋有正音 ,明清有官话 ,现代有 国语 、普 通话 ,这些无疑都是汉 民族共 同语在不 同时期 的称谓 。但是 ,历史上不 同时代共 同语 的使用范 围 、规范程度 、基础方言和标准音等 问题却是不易搞清楚 的 。 就拿离我们最近 的明清官话来说 ,学界研究了百余年 ,但在上述诸多问题上仍存在着严重 的学术分歧 。仅 明清官话有无标准音一项 ,就成 了聚诉纷纭 的疑案 ,人言人殊 ,主北京话者有 之 ,主南京话者有之 ,主洛 阳话者有之 ,意见终难统一 。 语言是人 的语言 ,离开 了语言主人 — 操用语言的人们 ,语言就没有 了生命力 ,研究人们 的语 言态度正是社会语言学 的魅力所在 。然而 ,我们 的许 多历史语 言学研究者往往 只看 到语 言材料 ,却忽略 了语 言的主人 。 有鉴于此 ,我们学 习社会语言学 的做法 , 向明清 时代操用官话 的语 言主人作调查 ,看看他 们对官话 的形态是如何认识 的。他们使用官话 的情况是我们从一般语言学著作里找不到的 。 本文所讨论 的语 言主人主要有两类 ,一是小说里 的主人翁 ,二是各种笔记 、杂著 的作者 。 前者是 明清时代 的虚拟人物 ,是文学典型 , 自然是社会大众 的代表 。后者大都有一定文化 ,但 非语言研究专家 ,他们对语言的认识是直觉 的 、感性 的 ,跟社会上普通人 的认识无多大差别 。 一 官话就是共 同语 明清文献里常常提及 “汉儿话 ”、“官话 ”、“正音 ”、“汉音 ”、“华语 ”、“中国语 ”等词语 。这 些词语 的内涵大都是关于汉语共 同语 的 ,其 间可能存在理解上 的歧异 ,但应该都是那个时代 的 人们对共 同语 的认识 。 明朝开 国皇帝朱元璋把汉语称为汉儿话 ,这个汉儿话应该是汉语共 同语 。《朝鲜王朝实 录 》太祖六年 记载 了朱元璋 的一道 “圣 旨”,用的是大 白话 ,他说 “如今两 国之间秀才们 戏弄 ,不直不正 。以小事大 ,事事都要至诚 ,直直正正 , 日头那里起那里落 ,天下 只是一个 日头 , 本文得 到 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 的资助 ,谨致谢忱 。 慢不得 日头 。你那里使 臣再来 时 ,汉儿话省得 的着他来 ,一发不省 的不要来我这里 。”后来朝 鲜文献里就有 了 “官话 ”这一名称 。《朝鲜王朝实录 ·成宗实录 》十 四年 年 载 , 明廷 的 使者与朝鲜官员在对话 中提及 了 “官话 ”。原文是 “上语副使 曰 ‘我 国至诚事大 ,但语音不 同 ,必学得字音正 ,然后语音亦正 。幸今头 目官真是好秀才 。予欲令质 问字韵 ,请大人使 秀才 教训 。’副使 曰 我‘虽不言 ,彼必尽心矣 。’命召葛贵赐酒 ,谓 日 汝‘尽心教诲 ,予深喜悦 。’贵启 曰 俺‘南方人 ,字韵不正 ,恐有差误 。’…… 葛贵评价朝鲜人给他看 的 《直解小学 》一书 反‘ 语甚好 ,而间有古语 ,不合时用 。且不是官话 ,无人认 听 。右小学一件送副使处 ,令我改正 ,则 我 当贾还燕京 ,质 问以送 。”’据考 ,这就是官话一词最早 的出处 。后来 的文献里官话一词 的记 载甚 多 。 谢棒 一 ,临清人 《四溟诗话 》卷三 “古诗十九首 ,平平道 出 ,且无用工字面 ,若 秀才对朋友论家常话 ,略不作意 。如 客‘从远方来 ,寄我双鲤鱼 。呼童烹鲤鱼 , 中有尺素书 。’ 是也 。登 甲科 ,学官话 ,便作腔子 , 昂然非复在家之时 。若 陈思王 游‘鱼潜绿水 ,翔鸟薄飞天 。 始 出严霜结 ,今来 白露稀 。’是也 。此作平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