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ppt

建设工程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设工程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ppt

建设工程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无损检测技术的定义 无损检测技术就是在不影响工程结构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原位检测某些物理量(如回弹值、超声波速、振动频率、红外线辐射……等)推算出材料与结构的工程质量指标,如强度值、厚度值、内部缺陷点、钢筋位置、成分含量等。 主要特点:非破坏性、随机性、远距离探测、间接性、现场检测等等;且检测数据可连续性采集,并通过数理分析和逻辑判断,能够比较准确地推定出工程质量的状况。 无损检测技术的地位 随着人们对工程质量的关注,以及无损检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日臻成熟,促使无损检测技术在建设工程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它不但已成为工程事故的检测和分析手段之一,而且正在成为工程质量控制和构筑物使用过程中可靠性监控的一种工具。可以说,无损检测技术成为建筑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建设工程中的两大类无损检测技术 一、钢结构无损检测技术 直接沿用了金属材料无损检测的技术: 1、射线探伤(RT) 2、超声探伤(UT) 3、磁粉探伤(MT) 4、渗透探伤(PT) 5、涡流探伤(ET) 二、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 主要技术手段是借鉴了金属无损探伤技术中比较成熟的原理、方法。常用的有:回弹法、超声法、拔出法、雷达法等等。根据检测目的可分为五大类: 1、强度检测的方法:回弹法、超声法、超声回弹综合法,微破碎的有拔出法、钻芯法、射钉法等等; 2、内部质量状况如缺陷、密实度、裂缝、结合面质量等等检测:超声法、雷达法等等; 3、几何尺寸检测:如结构层厚度、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等; 4、耐久性方面的检测:钢筋锈蚀状况检测、氯离子含量检测、外墙饰面层检测等等; 5、使用性能检测:红外法检测建筑热工特性、防水性能等等。 一、建设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在我国的发展 (一)已制订的行业标准和协会标准(CECS)为无损检测技术的普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1、混凝土强度检测 方法有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拔出法、钻芯法、射钉法等,相关标准规范: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01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2:88(修订中)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3:88(修订中)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69:94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已通过审查) 2、混凝土缺陷检测 方法有超声法、雷达波反射法、冲击—回波法等 ,相关规范: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 21:2000 3、钢筋直径和位置检测 方法有电磁感应法、雷达波反射法 ,相关规范: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编制中) 4、砌筑砂浆和砌体质量检测 方法有贯入法、轴压法、剪切法等,相关规范: 《贯入法检测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136-2001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00 5、钢结构质量检测 方法有超声波探伤、X射线探伤、磁粉探伤等。相关规范: 《钢结构螺栓球节点》JG 10-1999 《钢结构焊接球节点》JG 11-1999 《焊接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JGJ/T 3034.1-1996 《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JGJ/T 3034.1-1996 《建筑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JB/T 7524-94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的分级》GB 11345-89 6、装饰质量检测 饰面砖粘结力试验、房屋渗漏检测、建筑连接锚栓(筋)的检测等。在进行结构安全鉴定时还涉及到结构的几何尺寸、挠度、垂直度检测等。相关规范: 《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 110-97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 7、建筑物安全性、适应性、耐久性、抗震性能检测鉴定 标准有: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1999 《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GBJ 144-90 《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 125-99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95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无损检测技术逐步由事故处理的检测手段成为质量监控和验收的一种工具 通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无损检测技术日益成熟和可靠性的不断提高,其检测结果不但是普通使用的一种质量处理的依据,而且越来越多的工程将它用作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手段,使无损检测提前介入施工管理 。 在我国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中明确规定:“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 “对混凝土强度检验,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检测方法,…” ,“当未能取得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被判为不合格…,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机构按国家有关标准的

文档评论(0)

克拉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