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会上讲话.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复习会上讲话.ppt

1、? 12月14日,首届东亚峰会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来自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16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与会。与会各国领导人签署了〈东亚峰会吉隆坡宣言〉 2、 12月13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在中国香港举行,来自世贸组织的149个成员的5800多名代表和2000多名非政府组织代表与会,会议发表了〈部长宣言〉 12、12月5日,中国和日本在东京签署了中日长期贸易协议,这是中日两国自1978年首次签订中日长期贸易协议以来,第六次签署类似的协议。 三、问题设置:1、材料一、朝核问题由来已久,但自2003年底以来,朝鲜核危机加剧,美朝在该问题上各执一词,态度强硬。朝核问题牵动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中、美、俄、日、韩等国的神经。2005年7月26日,北京再次促成由中、朝、美、韩、俄、日六国参加的第四轮会谈,启动了通过对话和平解决朝核核问题的进程,最终在9月19日与会各方一致通过《第四轮六方会谈共同声明》 材料二、我国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与东盟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 材料三、在“和而不同”的外交理念下,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1)、结合当今时代特征,分析朝核危机牵动多国神经的理由。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特征,朝核危机直接影响到东北亚的和平与安全,影响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材料一、二、三是如何体现新时期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的? 材料一体现我国将继续参与多边外交活动,在国际组织中发挥作用,支持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材料二体现了我国将继续加强睦邻友好、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区域合作,把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推向新水平,材料三:体现了我国将继续改善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以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求同存异,妥善解决分歧和争端 (3)、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外交政策的新思路是什么?目的是什么?由什么决定的? “和平崛起”和“和而不同”目的: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它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4)、三个材料共同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问题?两者关系怎样? 和平与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和平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没有和平,难以实现发展,经济发展是维护和平的坚实基础。 (5)你认为中国怎样才能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对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综合国力,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既能解决本国的稳定和发展,又为全球的和平和发展作出贡献。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而不同”的外交思路,倡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6)用全面的观点谈谈我国外交工作与国内工作的关系?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就决定了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用联系的观点看我国外交工作与国内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展多边外交活动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2、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历来属于中国领土,鉴于南海周边国家对该领域提出不同领土的要求,中国政府在不放弃主权的前提下,从尊重现实出发,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解决原则,该材料说明:①主权为我体现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②搁置争议体现我国实行和平外交,即用和平、谈判方式解决争端 ③共同开发体现我国坚持对外开发,促进共同发展 ④是我国外交的失败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第五章当代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一、知识梳理: 人口:1、人口数量大,每年净增人口多2、人口素质不高,3、人口老龄化严重。对自然、社会经济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是首要任务,(提高人口素质)重要措施。 资源: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自然资源利用率低,破坏浪费严重,加剧资源短缺。保护和科学地利用资源(开源:依靠科技扩展资源开发的范围,节流:依靠科技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跨区域调配资源:解决我国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的有效方法。建设: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工程。加强立法与监督。 环境: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主要污染问题: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保护和改善环境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