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想父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怀想父亲.doc

怀想父亲父亲过世已经二十六年了。早些年,我时常还会梦见他。在头三两年里,梦总是重复着类似的情形:他躺在床上,着走了样的军装,颜色很沉暗的,没有任何鲜亮的点缀。灯光亦很沉暗,或是太惨白。我看到他分明还在呼吸,心里就一紧,想:他不是还活着吗?怎么就说他是死了呢?于是惊醒,有一种无告的焦虑。再往后一些年,许是清明的景象为我所熟悉了,再梦见父亲时就换了情形:他一个人在赶路,拄着病中所拄的那枝竹杖,踉踉跄跄的,像是在唤我们。天在暗下去,起风了,飒飒的,落叶和纸钱都横着乱飞,雨也从后面急速逼近。我无从援手,心中只是撄着,不知父亲能不能赶在雨的前面?不知父亲的路还有多远? ???? 近年来这些梦也不再做了。世界太大,也太忙乱,它对一个人的生死,是无所容心的。姊妹们现时都已人到中年,聚到一处时,偶尔会对父亲的一生,发一声中年人的感叹,为他一世的屈曲,怯懦,历尽苦辛而一无所成。感叹之中亦不无一丝抱怨:父亲什么也没留给我们,什么也没帮过我们,每个人的路都是凭自己走的,作为一名习惯上说的知识分子,父亲甚至没给我们留下一架子书!直到今年——今年我该是四十六岁了,父亲就是在这个年龄被绝症推倒的。虽然生命还在病床上延续了几年,但正是在这个年龄,他所有的追求和企盼已经结束,生命的可能性已经结束。——我才觉得明白了一点,知道我们是很不公平的。至少至少,父亲以他一生的代价,给了我们一个“好出身”,这至关重要的一点,使我们在同辈人中极其幸运,所能走的道路更算得上坦平。试想一下,假如我们的履历表上的“家庭出身”一栏,不是赫然填着“革命军人”,而是别的一些什么,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可能的人生道路吗?我不能,因为我不敢。甚至我以为我们能活下来,恐怕也是由于父亲的庇护。然而,我们知道这个“好出身”是怎么来的吗? ??? 父亲出生的家庭算得上殷实,否则父亲也不能从乡间到城里一直念书念到中学毕业。我在将近四十岁上去看过一次父亲的故乡——虽然很近,但父亲生前从未跟我们提过,更不用说带我们回去看过。大半个世纪不知已荡平了多少旧迹,但总算还让我看到两处房产。一处是立在池塘边上的书房,不算木楼面上的几间配房,单是地面的厅堂,放进现时中小学的两个教学班总是可以的。另一处住宅,正在拆,从废墟和废墟中的一口沉静的水井中,可以想象从前那些自足的日子。祖父很早就离开故乡到香港去谋职,父亲的兄姊便也随之往香港念书。家中的田产无人耕作,便放了租。父亲年仅四岁,祖父就故去了。即便如此,祖母竟能把家维持下来,并供养六个子女一直念书,已可想见当年家中的底子。但田产肯定逐年减少,这样到了1949年,所剩也就无多了,结果父亲的“家庭成分”就划成了“小土地出租”。 ??? “小土地出租”这几个字非常危险,在我的青少年时代,它几乎马上就能让人想到万恶的“地主”。它成了我心中的一根刺。我十五岁那年,全国上下都成了个大兵营,我也随着队伍学军队的样子去长途野营训练。在山沟里走了两个月的路,因为在扑救一场山火中“表现突出”,队伍里的临时团支部便要发展我入团。但我填的那张表格受到支部书记的质疑,他两次找我谈话,面色一次比一次严峻,指出:我在“家庭出身”一栏中填“革命军人”是不对的,按照某个文件的某种说法,我应该填的是我祖父的成分。我说我不知道祖父的成分,我父亲四岁的时候祖父就死了,我没有见过我祖父。那位支部书记像是决心要挖出一个暗藏的阶级敌人,坚持不懈地以各种方式追问。但我坚持说我不知道。那种“欺骗组织”的感觉很使我惊恐,但另一种更大的惊恐却逼迫着我:我非常清楚,一旦我的档案材料中有了“小土地出租”这个词,我将会面临怎样的人生。幸而当时置身偏远,通讯也极为不便,他们一时无法向我父亲的单位查证,使我得以侥幸过关。 ??? 父亲生于香港,或许是因为祖父过世,祖母萌生怀乡之念,在他念过两年小学以后,便携了她这幼子返土归乡。父亲是高中毕业那年弃家弃学出走,加入了抗日游击队,当时他不足十九岁。在一个民族危亡关头,一个青年学生,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很自然的。而在父亲,除了抗日的热情之外,恐怕还有革命的热情。可惜对于他十九岁时的信仰问题,我已无处查证了。但肯定不是因贫苦或饥荒而揭竿的那一种。他非常瘦弱,此前除了念书也不会做什么,开始就被派进文工队,写写标语,演个《二哥参军》什么的。毕竟战争是很容易改造一个书生的,未几,他就被派往武工队,操起了真刀真枪,经历过一些惨烈的战事。但父亲的记忆机制似乎是不太容纳这些战事的。记得我刚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见着一个着军装的家长,就热情洋溢地拉他到班上讲战斗故事,父亲讷讷而推托不得。但他不善言辞,肯定讲得很乏味,以至我印象中除了黑夜和铁丝网,别的一切全都没了。我不能说他有什么功勋,但比较起他那些出洋寻找宁静的书桌的同学来说,得承认他更有牺牲精神。就是在那个文工队里,他遇到了我的母亲。 ??? 抗战结束,国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