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傅榆翔 从树妖到动物美貌
他有着更悲悯的深意。他的不把性灵分为动物和人类,已经表明了他的姿态。他爱动物,又不只站在人的立场观看,他将多种情感倾注于它们,包括艺术家本人的感知,是以这种方式消解了人的自负。
傅榆翔1963年生于重庆。2007年荣获日本东京美术馆第33届AJAC海外艺术家“年度艺术家奖”,2012年中国大城市专业画院学术年会作品联展“优秀作品奖”。重庆画院专职艺术家,独立策展人。参与创建重庆尚潮美术馆,汉象当代艺术中心,海王星艺术区,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基金理事,“美丽地球”发起人之一。作品分别在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日本、美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举办展览和交流。作品由日本东京美术馆、横滨美术馆、今日美术馆、江苏美术馆、蓝顶美术馆、武汉钻石艺术博物馆、田野当代美术馆、尚潮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猎豹趴在树上喘息,乌龟在天上飞游,鳄鱼攀在枝头张望,瘦骨嶙峋的女人在大鸟的背上腾空跃起……背景都被抽离了,色调是黑白灰的,有一种接近零度的末日感。
他选择了动物、枯枝和人。其中,动物是主角,人是配角。
一幅画里,赤裸的女人与猴子相依,熊猫、猎豹的眼神茫然又坦然,骷髅样的火苗升起在人的头顶,凶猛的大鸟把断翅栖息在树杈上。另一幅画里,普通的熊长出了鹿的角。人到底有多贪婪,附加值还不够吗?甚至要熊长出鹿茸!这只熊闭上双目,嘶叫着,有惊诧和不知所以的凄然。
狗、狮子、鸟、鱼,猴子,每一类动物都现出人类才有的神情。嗔怒、诧异、疯狂、萎靡、绝望,唯独没有安然!艺术家以一双众生平等的眼睛观看众生,并对人类的伪善、狂妄持有警惕。于此,动物便超越了动物的狭隘,端出一副平视、质问的眼睛。他看着人类,我和你的出路在何方?
最是绝望见柔情
采访完傅榆翔,我一直思忖着如何进入他的绘画世界,一次次跃跃欲试,一次次无功而返。他打造的这个末日情境,一如混沌初开的宇宙,万物需要重新归位,画面强大而又冷静,早已超越了我的阅读期待。
有些艺术不是迎合审美,而是挑战审美的。他开辟了一条新路,充满风险,你要找一个支点,摸索着走进去。
笔触怎么可以这样冷?每一笔都带着狠意,不留一点余地。
画家真是冷酷到底么?为什么他又用工笔般的耐心,细细描摹每一根羽毛,给大鸟装饰那样富丽的长尾?为什么女人裸露着,双手环胸,露出侧身,还不忍泯灭她原初的爱欲?为什么猎豹的花纹,不见一丝萎靡受损,通体散发自然明丽的质感?
光滑的皮毛,柔软的皮毛,美丽的皮毛,是上帝送给动物的衣服。他一样也没损坏掉,还要把它们打扮得更加华丽,还它们以尊严,甚至给予仰视。
这是一双慈悲的眼睛!到底,柔情还是从绝望处生出来。我仿佛看到,他站在现实边缘,握着画笔,瑟瑟发抖,不得不给动物以美貌,将绝望的心境以适时的搭救。他没有引导我们走向虚无,到底留了心眼,让我们沿着动物的美貌,重返俗世。于是,温厚的力量从画面背后透出来。
环保、人道主义,用于他的艺术是恰当的。我却以为,把艺术家的初心归结于这些泛泛的概念,未免太肤浅与一厢情愿了。
我认为,他有着更悲悯的深意。他的不把性灵分为动物和人类,已经表明了他的姿态。他爱动物,又不只站在人的立场观看,他将多种情感倾注于它们,包括艺术家本人的感知,是以这种方式消解了人的自负。
我们暂时把眼睛从画面离开一小会,求索一下,艺术家的绘画经历。
傅榆翔的父亲曾学习于鼎鼎大名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艺术素养深厚。大他8岁的哥哥傅文俊是位摄影艺术家,以立异标新的观念闻名业内。小时候,他就在父亲兄长的影响下,用颜料在本子上画故事。从那时起,家人发现了他有丰富的想象力,总是对神秘的事物充满好奇。这是他的艺术基因迥异于常人的呈现。
从1970年上小学,到1980年高中毕业,10年里,他在学校就做3件事:读书、出黑板报、画画。高中毕业后,他曾三报美术院校,都因于文化分不够而落榜。最后一次,文化课只差3分。因这3分的失之交臂,使他多少年后,都不想再与任何美术院校发生关系。
恰好当年,他得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在广电总局下属的电影院画海报。在他看来,比起那些分配到边远单位的艺术生,天天做着与艺术无关的工作,自己的工作有意义和有前途多了。
没有先入为主的制约,一切都凭心性与趣味而来,于学画上更易做到手到擒来。之后,他也曾辗转学艺,但始终没有磨失当初的灵气。
1989年,他的油画《生命之舞》参加首届中国优秀油画作品展,并赴日本展出。那时他才26岁,正是在艺术上左突右撞,拳打脚踢,眼中无人的时候。他真正在业内获得名气,是画了《树妖》之后。
2002年,他在重庆黄桷坪创作,那里有的是冠如大伞的黄桷树。他的想象力在成年后,以另外的方式滋长,别人看到盘虬交错的树根,他却看成是盘绕交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