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BDA)的工业地产
一一新加坡工业地产的经验与教训的借鉴
论文摘要
本文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地产进行了研究,对新加坡工业地产进行了
分析,并结合新加坡工业地产的经验与教训,提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地产
发展的建议。
BuiIt to
工业房地产,包括标准厂房(Ready
Suit
Factory),工业园区(IndustrialPark),科学园区(sciencepark),研发
中心(R&D),企业总部(HQ),科技园区(Business
就更是凤毛麟角。
本文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BDA)作为中国工业地产发展的样本,做了调
查与分析。做为北京的唯一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已初
步建成以吸引外商投资、发展高新技术制造业和出口创汇企业为主的产业基地,
动通讯、微电子、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汽车等产业化基地。
根据发展状况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BDA)招
商引资工作的思路要从注重规模效益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从依靠政策优势向依
靠体制优势和综合投资环境优势转变,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主导产业。同时,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着力引进企业总部、研发中心、结算
中心等高附加值的服务业项目,积极引导和扶持文化创意产业。
经济指标快速提升,三资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为带动开发区经济高位运行
的主体力量。
作为北京重点发展的“亦庄新城”的核心,BDA将打造成为国际化的宜业、
宜居的高端产业园区。努力构建辐射和带动京津城镇走廊产业发展的龙头。
2006年,北京工业市场仍然保持平稳上升的势头,始终处于紧缩状态的工
业土地供应导致了工业土地价格和厂房租金报价持续不断地上涨。由于工业地产
租期长,回报稳的特点,北京的工业地产市逐渐升温,带租约的优质厂房和工业
办公楼成为一些境外资金的追逐目标。
基亚开始在BDA兴建中国研发中心,美国康宁公司宣布,将在BDA建造其在中国
大陆首个生产基地,投资在10亿美元左右。康宁入住并生产后,将吸引更多的
配套厂商进驻,进一步激活地产市场。
业、民营企业投资及国际投资公司。国际投资者带来了国际通行的标准、理念、
客户、及其手段。它们大多是长期持有物业的投资者,对推动中国工业地产的发
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北京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工业产值迅速提高,各项指标均反映了北京
工业的快速发展,从而揭示工业地产市场在北京所蕴涵的巨大发展潜力。工业地
产在未来的开发也将紧跟北京市的产业政策走,为北京市的这些主导的高新技术
企业服务。
开始了3-4年高速发展。目前产业呈现高端化,工业地产将进一步规范化。土地
产的产品将多样化、个性化。工业地产继续快速发展,
与北京其他园区比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BDA)是北京最成熟的工业园,
有良好的可达性、良好的规划,有现代制造业及研发的产业基础。
本文以新加坡工业地产为参照物,对其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分析。新加坡工业
园区对GDP的直接贡献为25%。新加坡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东南亚的金融中心,
以制造业为主体,着重发展资本密集型、高技术产业。
新加坡土地的严重缺乏,而工业设施的投入巨大,开发周期长,新加坡工业
园区走出了独特的道路。新加坡工业园区发展等资金来源有政府贷款,土地与厂
房出租回笼资金,基金与REIT。
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新加坡的工业地产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我们清楚
地认识我国的工业地产的现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利于
我们少走弯路。BDA与新加坡的工业地产的发展有很多相象之处:
◆ 二者都是以制造业起家。
· 二者都是以跨国公司为主。
· 二者都是向高科技升级。
· 二者都面临着人多地少的国情。
● 二者都面临着成本上升的压力。
● 二者都在不断地调整定位。
· 二者都是有政府的主导,都面临着政府角色的转变。
借鉴新加坡工业地产发展经验与教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需要保持稳定的
社会环境,健全的法治;恰当定位;继续发展制造业;重视总体规划;积极发挥
政府作用;加强全球招商引资;提供高质量的园区服务;节约土地,高效利用;
控制成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