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认知状况-乐施会
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
气候传播认知状况
调研报告
本次调研由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于2012年开展。项目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
发展研究中心与乐施会于2010年4月联合成立,致力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的气候传播理论与
实践的研究及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的国家气候变化战略研究。
本次调研数据收集和统计工作委托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完成,该学院拥有国家应用统计
重点学科,是国家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统计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院
长赵彦云及其团队负责本次调研的数据收集和统计工作。
本次调研资金支持来自乐施会。
调研总负责人:
郑保卫
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任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调研团队:
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
郑保卫、王彬彬、李玉洁、吕美、宋扬、 任媛媛 、 李刚存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
赵彦云、蒋妍、肖楠
顾问支持:
赵启正 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顾问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解振华 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顾问委员会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陈雨露 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马胜荣 新华社原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
苏 伟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
迟福林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何建坤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
文步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办公室主任
邹 骥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与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
孙学兵 乐施会政策倡导总监
Anthony Leiserowitz 耶鲁大学气候传播项目负责人
Alex Kirby 英国广播公司前资深环境记者
Dennis Pamlin “21世纪新前线”项目组负责人、联合国全球契约政策顾问
序
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一项极为严重的挑战。近年来全球的酷暑、干旱、洪涝等
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显现。长期以来,中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中国
是一个人均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多发的发展中国家,也是遭受气变化影响最为
严重、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相对较弱的发展中国家。
针对气候变化,中国政府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的一项重大的机遇,采取了一系列的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大的政策措施。2011年,全国人
大审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
的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作为重
要的政策导向。
制定、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需要全民和社会各界力量的参
与和响应。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公众的参与,只有每位公众关注气候变化问题,从自己做起,从
身边的点滴做起,才能真正把解决之道落到实处。鼓励公众的参与,需要了解公众的态度和诉
求。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做的这次全国调研,覆盖了332个地级单位,样本量逾4000个,以第
三方独立视角在中国内地开展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认知状况的调查,客观、公正地展现了中国
公众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程度、看法和意见;同时,从本次调研的问卷可以看出,该调研也从科
学、经济、社会等全方位角度理解并覆盖了气候变化这一复杂而综合的议题。
本次调研工作很有意义,调研对各方及时掌握公众应对气候变化意识现状,制定有针对性
的政策措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此,也期待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能够继续开展这方面的工
作,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与社会各界合力,为持续推动气候变化问题的应对和解决做出贡献。
解振华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副主任
目 录
前 言 ………………………………………………………………………………1
调研方法 ………………………………………………………………………………2
报告概要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台北海洋技術學院學生社團輔導辦法1031121發布全文.pdf
- 由中英大学学生社团建设及管理的对比研究带来的启发.pdf
- 篇名從學生社團投入探討高中生的自我實現作者謝宜玲。高雄市立三民.pdf
- 关于举办合肥学院第五届学生社团文化节的通知.pdf
- 『部落務語』103年全國大專校院學生社團原住民族部落服務成果競賽.pdf
- 建國科技大學進修部學生社團輔導辦法-建國科技大學-秘書室.pdf
- 台灣首府大學學生社團輔導辦法-課外活動組.pdf
- 学生社团活动方式与管理模式结题报告-华中师大一附中.doc
- 馬偕專校學生社團活動簽呈-私立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doc
- 高职院校专业型学生社团提升学生就业能力调查研究.pdf
文档评论(0)